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 第606章 光躺着就有钱赚

第606章 光躺着就有钱赚(1/2)

    “这话可以直接传出去,给那些过去和地主乡绅眉来眼去的官员敲个警钟。”

    “以前的事,我不追究。”

    “但从今往后,再有谁敢和地主乡绅穿一条裤子,包庇窝藏,一律拿下,送进诏狱,没得商量!”

    “嘶……”

    满朝文武听得心头一震,倒吸一口冷气。

    这招太狠了!简直是断人根基!

    刚才他们怎么没想到这一层?

    一旦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地,谁还愿意起早贪黑给人当佃户?

    自家的地自己种,不香吗?

    更何况,给朝廷交的税轻,自己落下的粮食多;而给地主干活,交完租子连糊口都难。

    现在朝廷还作主把旧租约一笔勾销,不用赔钱,谁还傻乎乎地替地主白干?

    这样一来,地主乡绅手里空有田地,却没人肯种。

    不卖地?只能自己下田。

    可他们哪会种?就算请人,谁又愿意干?

    更狠的是——地荒着也得按原亩数交重税!

    这谁扛得住?怕是第二天就得乖乖把地契捧出来,求着卖给朝廷。

    “当然,那些不想做生意的地主乡绅,把地卖了也不用发愁以后的日子。”

    “我们大明朝,可以办一个‘大明国有银行’。”

    “这是朝廷直属的机构,地位仅次于六部,但独立于六部之外。”

    “银行的头儿,叫行长,官居正三品——跟六部侍郎一个级别。”

    “所有大明百姓,都可以把银子存进这家银行。”

    “银行定个规矩:存一万两以下,存一年给多少利息,两年给多少,三年多少,五年多少,清清楚楚。”

    “这叫定期存款。”

    “要是没到期就取出来?那不好意思,没利息。”

    高鸿志顿了顿,语气沉稳地继续说道:“一万两以下按这个标准。

    一万到十万两,利息略高一点;十万到一百万两,再往上提一档;一百万两以上,利息更高。”

    “档档分明,越存得多,回报越好。”

    “这样一来,那些地主乡绅,还有大明朝的商人,谁不愿意把闲钱存进来?”

    “光躺着就有钱赚,谁不乐意?”

    “……”

    满朝文武瞪大了眼,一个个愣在原地。

    这不像钱庄——钱庄存钱不但没利息,还得交保管费!

    可现在呢?不但不收费,朝廷还倒贴利息?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凡脑子没坏的官员都明白:只要这个银行一开张,地主乡绅和商人们立马就会抢着把银子送进来。

    毕竟,这是朝廷办的机构,地位仅次于六部,行长是正三品大员!

    谁还怕存进去的钱飞了?怕拿不到利息?

    背后可是整个大明朝廷在撑腰!

    “当然,这银行可不是专为富人开的。”

    “它真正的目的,是便民。”

    “让老百姓出门不用背一堆银子,轻便安全。”

    “帮普通人看好手里的钱,别被贼偷了,别烂在家里。”

    “现在先拿它来收民间的闲钱,集中起来,去收购房产田地。”

    “因为大片土地,都攥在地主乡绅手里。”

    “咱们要按市价买地,就得拿出真金白银。”

    “可光靠商人预缴的税款,根本不够用。”

    “所以,必须靠这个银行,把民间的银子聚起来,用来买地。”

    高鸿志神色郑重,缓缓说道:“等到田地分到百姓手里,家家有地,人人种田,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钱,放家里不安全,怕遭贼。”

    “可存进国有银行,既安全,还能生利息。”

    “这样一来,不光钱保住了,日子也越过越滋润。”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一个个瞪大了眼,脸色变幻莫测,像看了稀世奇珍似的盯着高鸿志。

    要是真按他说的来,往后的大明朝,怕是要走上一条前无古人的兴旺之路,百姓有饭吃,国家有底气,日子一天比一天强。

    老话说得好,橘子长在淮河南边就是甜的,过了河到了北边就成了又酸又涩的枳。

    环境变了,东西就不一样了。

    其实大明朝的官员里,真心想当贪官的也没那么多。

    可架不住风气坏了,别人拿你也拿,别人捞你也捞。

    你不跟着混,反倒成异类了,同僚排挤你,上司冷落你,官路走不长远,别说飞黄腾达,站稳脚跟都难。

    更别提入内阁、掌大权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镇国公高鸿志坐镇朝堂,手底下三把利剑——锦衣卫、东厂、西厂,全都归他管。

    谁要是还敢伸手捞钱,那就是自寻死路,明摆着往刀口上撞。

    既然贪不了,那不如干点正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