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国家出力,替百姓办事,干出一番名堂,青史留个好名声,岂不比捞那点银子痛快?
尤其对那些读圣贤书出身的文官来说,谁不图个身后留名?谁不想被后人称一声“贤相”“清臣”?
这时候再看高鸿志,满朝文武心里都有了数——这人可不只是个拿腰刀管监察的锦衣卫头子,那是有宰辅之才、治世之能的栋梁之材!
要是真让他把这一套推行下去,大明朝迟早要翻个新篇。
国家强了,他们这些跟着走的官员,说不定也能跟着青史留名。
可要是现在跳出来反对,将来史书上写一笔“某某阻新政,坏国运”,那可就是臭名万年了!
“镇国公,老夫还有个疑问,想当面请教。”
内阁首辅刘希贤压了压心头的波澜,深吸一口气,神情郑重地开口。
“刘公请讲。”
高鸿志神色淡然,嘴角微扬,语气从容。
正德皇帝明武宗心里一动,已经猜到刘希贤要问啥了——这问题他自个儿也问过。
文武百官全都竖起耳朵,目光齐刷刷落在高鸿志身上。
“老夫想问的是,这大明国有银行,怎么赚钱?”
“要是赚不了钱,每年还得给人家存钱的百姓、乡绅、商人付利息,这笔开销从哪来?”
“总不能拿咱们大明朝的农税、商税去填这个窟窿吧?”
刘希贤眉头紧锁,一字一句道:“我担心啊,要是真这么搞下去,咱们国库收上来的税。”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