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雅可比矩阵的秩,聊到莫尔斯理论的临界点;从惠特尼伞的尖点,聊到代数簇的亏格……各种专业术语和数学符号,如同不要钱的机关枪子弹一般,从两人的口中喷薄而出,听得台下那群“吃瓜群众”如痴如醉,云里雾里,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被强行塞进了一整个宇宙的数学奥秘,随时都可能因为“信息过载”而当场爆炸!
课后,张真人更是直接拉着秦风的手,一路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从“黎曼几何与广义相对论”聊到“非交换几何与量子场论”,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哲学思辨”聊到“宇宙的本质是否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数学方程来描述”……
两人越聊越投机,越聊越兴奋,大有相见恨晚,引为“忘年学术知己”的架势。
直到天色渐暗,秦风才在张真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告辞离开。
而张真人,则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物理学院院长的内线,声音激动得都有些变调了:“老李!我跟你说!我们物理学院……不!是我们燕京大学!捡到宝了!真正的宝啊!那个秦风!简直就是个为数学和物理而生的妖孽!我活了七十多年,教了几十年书,从来没见过像他这样……这样天赋异禀,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得不像话的年轻人!我跟你说,这小子将来的成就,绝对……绝对不可限量!我们一定要……一定要倾尽全院之力,好好培养!千万不能让他被那些乱七八糟的行政事务给耽误了!更不能让他被隔壁数学系那帮老狐狸给挖走了!”
授课老师:李莫愁,“赤练仙子”,物理学院四大名捕之一,以讲课干练犀利,对学生要求严苛到变态,期末考试挂科率常年雄踞榜首,令无数物理系学子闻风丧胆,夜不能寐着称。
这位李教授,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个武侠小说里的女魔头,但实际上却是一位年约四十,气质冷艳,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生人勿近,学渣退散”强大气场的……学术御姐。
她上的《理论力学(荣誉课程)》,更是物理学院公认的“地狱级”课程。不仅内容深奥,进度飞快,而且作业量大到令人发指,考试题目更是刁钻古怪到让人怀疑人生。据说,每年都有不少自诩为“学霸”的家伙,在这门课上折戟沉沙,最终不得不含泪重修,或者……直接转专业去隔壁的中文系研究《红楼梦》里林黛玉到底有多少种哭法。
然而,就是这样一门令无数英雄好汉竞折腰的“魔鬼课程”,在秦风面前,却仿佛……变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益智游戏”?
课堂上,当李莫愁教授用她那特有的,如同机关枪扫射般快速而精准的语速,讲解着什么“拉格朗日量的规范变换”、“哈密顿-雅可比方程的几何解法”、“泊松括号与正则变换的李代数结构”等高深莫测的内容,听得台下大部分学生头晕眼花,冷汗直流,感觉自己的脑子快要被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复杂的公式给撑爆了的时候……
秦风,却总能在那一片“哀鸿遍野”之中,保持着他那标志性的平静与从容。他不仅能轻松跟上李莫愁那“光速”般的讲课节奏,甚至还能在一些关键的节点,提出一些……令李莫愁都不得不停下来,仔细思考的“灵魂拷问”。
比如,当李莫愁讲到“诺特定理及其在对称性与守恒量之间的深刻联系”时,秦风会突然举手问道:“李教授,诺特定理通常是在经典场论的框架下进行推导的。那么,在量子场论中,尤其是在存在规范对称性的情况下,诺特定理是否依然适用?如果适用,它所对应的守恒流和守恒荷,又该如何进行量子化的定义与解释呢?这是否与量子反常现象,以及某些自发对称性破缺理论中的戈德斯通玻色子有关?”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教室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那些还在为“拉格朗日量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而苦苦挣扎的“凡人”同学们,直接就放弃了思考,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教室,误入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预备役内部学术研讨会”。
就连讲台上的“赤练仙子”李莫愁,也被秦风这个问题给问得微微一愣。她那双隐藏在金丝眼镜后,一向锐利如刀锋般的眼眸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惊讶与……一丝丝的,如同发现了绝世宝剑般的……兴奋?
她深深地看了秦风一眼,然后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妖异的笑容:“秦风同学,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非常……有水平!看来,你对理论物理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大一新生应有的范畴了。”
“关于诺特定理在量子场论中的推广,以及它与量子反常和自发对称性破缺的关系,这确实是现代场论中一个非常核心,也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算符的正则化、路径积分的雅可比行列式、以及沃德-高桥恒等式等诸多高深的内容。”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建议你可以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