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子想出个笨办法:让农户们拍了段“艾草晾晒全过程”的视频,从割艾、晒艾到装垫,每个步骤都对着镜头说“这是三月新艾,晒足了七天太阳”。他把视频发给客户,附了句“要是还信不过,我们给您寄斤新艾,您自己闻闻太阳的味道”。
客户没再纠缠,反而回了句“不好意思,是我太急了”。农户们看着视频里自己黧黑的脸,笑得露出两排白牙,说“原来我们干活的样子,也能当证据”。
清明前后,改造角办了场“旧物故事会”。老先生抱着纸浆画,讲父亲读诗的故事;订嫁妆的大姐带着拼布龙凤,说“这针脚里有小姑娘的汗珠子”;闹肚子的娃举着草莓酱瓶子,大声说“这个草莓画是我画的”。
街坊们挤在老槐树下,手里捏着裁缝奶奶做的布贴书签,嘴里嚼着农场新做的草莓干,听着一个个带着土味的故事,风里都是暖烘烘的香。
赵铁柱看着满院子的人,忽然觉得,这些旧物哪是什么废品,分明是日子留下的脚印。就像那件被改成围裙的蓝布衫,磨破的肘部补了块小花布,看着不规整,却比新衣服更贴身——日子不就是这样?有点破洞,有点补丁,缝缝补补着,就把心都焐热了。
王虎子发来张照片,东南亚的田埂上,农户们插了块新木牌,上面写着“赵总说,干活的样子最好看”。赵铁柱笑着给回了句:“你们种的艾草,闻着比春天还香。”
阳光穿过槐树叶,在地上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落在那些旧物改造的物件上,像撒了层金粉。孩子们在院子里追着布贴风筝跑,风筝尾巴上的旧布条飘啊飘,带着所有人的念想,往春天深处飞去。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