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现有的光刻、蚀刻设备等核心装备也都需要针对新的炭基材料重新研发。
材料的变化,往往预示着一场技术革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砰砰……
“汤董,我可以进来吗?”
门外传来李明磊的声音。
汤城从午饭后就一直待在休息室里,没出过门。
等了两个小时不见动静,李明磊有点担心,便过来看看情况。
“进来吧!”
汤城懒洋洋地应了一声,思绪也被拉回到现实中。
他原本只是打算稍作休息,没想到一看时间,快到傍晚了。
吱呀——
门被推开了,李明磊笑着走了进来。
“汤董,休息得还好吧?”
他说着,手里还端着一盘刚切好的水果。
“刚准备的,您吃点水果提提神。”
说完,他把果盘放在汤城面前,随手拖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汤董,大家都说您看产品特别准,一眼就能看出它有没有爆款的潜力。”
刚开始聊天,李明磊就先拍了个小马屁。
“呵呵。”
汤城轻笑了一下,没接话。
他还没搞清楚对方意图前,保持沉默是最保险的做法。
“汤董,您觉得咱们这款新车型,有成为爆款的可能吗?销量大概能达到多少?”
李明磊终于问到了重点。
其实,整个集团的人都知道,汤董对产品的判断力堪称天才级。
凡是被他看中的车型,几乎都大卖。
所以他才这么希望听一听汤城的意见。
“这款车绝对有爆火的可能,因为它融合了很多龙影超跑的核心技术。
在国内,甚至全球新能源市场中都是顶级的存在。”
“续航能力、底盘调校、电机动力、加速表现和驾驶感受,这些方面都做得很棒。
用中端车的价格,打造出媲美豪华车的体验感,就是它的最大竞争力。”
汤城对这款新车显然是认认真真地研究过了。
外形设计上保留了龙影系列的经典风格,同时加入了一些柔和与轻巧的设计细节。
整体看起来很有辨识度,也很耐看。
在如今这个价位段的市场上,可以说找不到更合适的替代品。
不光是外观,在续航能力和操控体验上更是远超竞品。
这次开发中融入了许多源自龙影的技术,因此在关键性能上极具优势。
哪怕面对百万级别的豪车,这款新车也不会落下风。
所以汤城判断,这款车很可能会引爆市场。
因为技术的领先带来的体验,的确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一点,他也深有体会。
回想过去,龙腾集团旗下推出的三款热卖产品,无一不是依靠核心技术赢得市场。
“听汤董这么说,我心里也踏实多了。”
李明磊松了一口气,感觉心头的大石头落地了。
这毕竟是他主导研发推出的第一款车型,尽管他对产品挺有信心,但对市场的接受程度始终有些不安。
毕竟之前从没有主导一款真正成功的车型的经验,越接近上市时刻,心理压力就越重。
人的信心不是天生的,是一次一次成功累积出来的。
就像现在的汤城,连续推出多款畅销产品,现在随便在纸上画个草图,都有人当宝一样去研究。
“汤董,那您觉得,如果这款车投产的话,第一批该生产多少合适?”
李明磊继续追问道。
新车投入生产有一个关键问题:产能安排。
要是你觉得这款车会受欢迎,那你一开始就要备足够的数量,不然可能刚上市就缺货。
“这得看最终定价,如果定在三十万左右,那首批至少要准备十万台。”
汤城给出的预测数字惊人,只能说他是真敢想,也真敢信。
听到这个产量预估,李明磊又是兴奋又是紧张。
他心里还是缺乏足够经验,总觉得这数据太高了些。
可又觉得这辆车设计得很好,不该卖不好。
于是心情复杂起来,拿不准主意。
“汤董,非得准备那么多吗?要是市场反响不够怎么办?公司岂不是亏大发了。”
李明磊虽很想接受建议,但仍忍不住担忧。
“十万辆算多了吗?”
汤城反问了一句。
在他看来这根本不夸张,当年龙影超跑都能卖出五千台,中端车型怎么也能卖得更好。
自从他接手龙腾以来,每款车型都大火。
所以他对“成功”的理解早就不一样了。
在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