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30章 天若不公,便反了这天!

第530章 天若不公,便反了这天!(1/4)

    淳化四年。

    川蜀大地,风云骤起。

    世道昏聩,官逼民反。

    自古便是:“杀人放火金腰带,杀人放火受招安”。

    但招安,也得先打出威风,打出声势。

    若不能将乱贼打得肉痛,他们便只会觉得官府软弱可欺。

    打痛乱贼,招安的条件,自然也就由着官府拿捏。

    王小波、李顺二人,自青城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数月之间,义军连克邛、蜀、彭山、永康、双流、新津、温江、郫县、彭州、汉州。

    兵锋所向,竟对成都形成合围之势!

    他们在所克之地推行之政,虽显朴拙,却尽显赤诚。

    公审贪官污吏、土匪、地主、恶霸。

    将收缴的土地按人口均分。

    商税明定,绝无吃拿卡要。

    官兵买卖,必付银钱,真正做到公平交易。

    废妓院,转妓为织女、茶娘,予其新生。

    兴学堂,养孤儿,赈济老弱。

    这一切,皆因天幕启示而生。

    虽语焉不详,他们却凭着一点模糊的认知与一腔热血,摸索着、修改着。

    硬是在这乱世之中,撑起了一方略显粗糙却充满希望的天地。

    百姓所求,何其简单!

    不过稍微公平一点,只需一点。

    有块薄田可耕,哪怕仅够果腹。

    有碗稀粥可饮,哪怕清可见底。

    有件单衣可穿,哪怕挡不住风寒。

    若无天幕,此役亦能聚众数万,攻克成都。

    何况如今得天幕启示,施政深得民心!

    青壮踊跃从军,老弱妇孺缝衣纳鞋,半大孩童亦知帮忙运粮。

    民心所向,蔚然成潮。

    “娃儿他爹,就这一个独苗苗,万一死在战场上……”

    “战死总比被狗皇帝搜刮干净,活活饿死冻死强!老子就是年岁大了,只能干点运粮的活,不然非叫宋军见识一下,啥子叫七进七出赵子龙!”

    “他爹,赵子龙是常山的。”

    “大邑县埋的是哪个?子龙庙里供的是哪个?”

    “供着,那就是我们川蜀人!”

    “诸葛阿公、刘皇帝、关二爷、张三爷,都是我们四川的好汉!”

    “千年前他们没兴复汉室,让司马家捡了便宜,搞出五胡乱华!”

    “今天我们再不站出来,就要被赵宋官家欺负到死,等到百年后,我们的儿孙又要被胡人欺辱!”

    妻子调侃道:“你倒像个读书人,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这都是看天幕学的嘛!”

    “老子不懂啥子大道理,老子只晓得李将军、王将军他们的军队,对咱们百姓好!”

    “他们给了咱们盼头!”

    “他们要是败了,咱们的盼头也就没得了!”

    这对夫妻的对话,正是千万蜀中百姓的缩影。

    你夺走我们最后一口饭,最后一件衣,我们有冤无处诉,那我们便反了你这天!

    在震天的怒吼声中,成都城破!

    王小波、李顺率军民于武侯祠前公审贪官恶霸。

    随后在此立誓:兴复汉家,救万民于水火。

    立国号“大汉”,建元“兴汉”。

    宋廷震动,赵光义急令心腹宦官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自剑门入川。

    另派雷有终、裴庄、尹元等率军从湖北溯江而上,进攻夔门。

    又命张咏知成都府,伺机而动。

    若无天幕,若无这些新政,义军恐将重蹈覆辙。

    历史上,十多万义军最终被围困于成都。

    城破后,近八万人惨遭屠戮。

    但这一次,一切都不一样了。

    百姓的力量,浩瀚无穷。

    他们或许并非个个悍不畏死,却能在力所能的范围内,竭尽所能地耍点“小聪明”。

    挖陷坑、搬巨石堵路、焚毁桥梁、往军粮里掺点让人腹泻的草叶。

    若在以往,宋军定会随意抓些百姓,不管是否无辜,杀了立威。

    但现在,谁敢?

    天幕在上,众人心有畏惧。

    打仗杀人,无可厚非。

    但杀无辜百姓……

    常言举头三尺有神明,但神明不知所踪。

    但现在不用举头三尺,面前就有天幕。

    你当着天幕,屠杀无辜百姓试试。

    虽然知道天幕不管这些,但万一呢……

    更别说,辽国那边看热闹不嫌事大,使臣在汴梁公开宣扬:宋国百姓有为了活下去而反抗暴政的权力。

    使臣随即遭到驱逐,被快马加鞭送到两国边界。

    因为天幕出现,赵光义的名声虽谈不上臭不可闻,但也算相差无几了。

    斧声烛影,无法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