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请搬好小板凳,备好瓜子花生米(非老板所赐),今天咱们要唠的这位老兄,堪称十六国职场“天花板级”打工人——北燕开国元勋、尚书令、阳平公孙护。他的人生剧本,比任何商战剧都狗血:好心收留落难弟,助其创业上市,自己当上CEo,全家出任高管,眼看就要家族控股了,结果老板反手一杯“毒酒年终奖”,直接送他“提前退休”。这不是虚构,而是公元五世纪初,龙城(今辽宁朝阳)真实上演的权力游戏!
第一幕:草根逆袭——从“包租公”到创业合伙人(407年)
话说后燕末年,皇帝慕容熙是个标准的“恋爱脑晚期患者”。为了心爱的苻皇后,他劳民伤财修陵墓,活埋工匠搞“殉情套餐”,自己哭坟哭得比孟姜女还投入。就在他带着满朝文武在城外上演“大型哭丧真人秀”时,龙城里,有人正憋着大招呢。
冯跋,这位后来北燕的开国老板,当时因为得罪了慕容熙,正带着亲信在龙城街头玩“绝地求生”,急需一个安全屋。千钧一发之际,他们敲开了北部司马孙护的家门。孙护这个“北部司马”,大概相当于京城卫戍部队的副司令兼城北片儿警队长。看着灰头土脸的冯跋一行,孙护二话没说:“快进来!我家就是你家!”(《晋书》记载:“跋乃与从兄买等谋曰:‘熙今昏虐……此盖天命也。’遂潜入龙城,匿于北部司马孙护之室。”)
孙护不仅提供免费食宿,五星级安保,还火速加入了“倒熙复国(燕)”创业小组,成了核心智囊。他们精准抓住了慕容熙出城哭丧、龙城空虚的黄金窗口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关门!放狗(啊不,是关门放兵)!控制龙城!一套组合拳打得行云流水。当哭得稀里哗啦的慕容熙带着送葬队伍返程时,迎接他的不再是“陛下节哀”,而是闪着寒光的刀锋和一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您的皇位快递已签收(拒收)!”
这场堪称教科书级的“龙城政变”大获成功。慕容熙领了盒饭,冯跋等人拥立高云为天王(后燕至此名存实亡)。作为“天使投资人”兼“首席运营官”,孙护原地起飞,荣升尚书左仆射(副宰相),完美实现了从“包租公”到“创业合伙人”的阶级跃迁。这波投资,血赚!
第二幕:权力巅峰——孙氏集团IPo上市记(409年)
然而,好景不长。新老板高云同志,可能因为名字里带“云”,有点飘,在位仅仅两年,就被自己的贴身保镖离班、桃仁来了个“亲密接触”——物理意义上的,直接送走了(被刺杀)。龙城朝堂瞬间炸锅:董事长猝死,公司面临破产清算危机!
就在大家面面相觑,琢磨着“下一顿饭票在何方”时,孙护展现了顶级职业经理人的魄力。他联合其他“原始股东”,以光速召开“临时董事会”,力排众议(也可能压根没议),把合伙人冯跋推上了董事长的宝座(天王位)。公元409年,冯跋正式改元称天王,北燕王朝这个“新公司”算是成功IPo上市了!
论功行赏,孙护作为“从龙首功之臣”,收获盆满钵满: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尚书令(行政总裁、真宰相)、阳平公(顶级爵位,带封地食邑)。妥妥的北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席执政官(CEo)。
更牛的是,孙护深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或者说,冯老板为了稳住他,也得给足甜头),孙氏家族迎来了空前绝后的高光时刻。
三弟孙伯仁: 昌黎尹(首都龙城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市长兼市委书记,实权派!)。
堂弟孙叱支: 大将军(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枪杆子里出政权!)。
侄子孙乙拔: 镇东将军(东部战区总司令,手握重兵镇守边疆)。
好家伙,“一门四将,权倾朝野”!孙氏家族在北燕朝廷形成了强大的“孙家帮”。朝堂上,孙护咳嗽一声,底下能趴倒一片。用现在的话说,孙氏集团几乎控股了北燕这家“上市公司”。孙护站在权力之巅,环顾四周,满朝文武不是自家兄弟子侄,就是依附的门生故吏。那一刻,他内心oS大概是:“这公司,怕不是要改姓孙了吧?”(当然,这话打死也不能说出口。)
第三幕:祸起萧墙——家族团建的致命翻车(415年)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孙家势力膨胀得像个气球,离爆炸只差一根针。这根针,很快就由孙护那几位“坑哥专业户”的弟弟们亲手递上了。
公元415年,一次皇家御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本该是其乐融融。但孙护的三弟孙伯仁,还有堂弟孙叱支、侄子孙乙拔(也可能还有其他孙家兄弟),仗着酒劲,也仗着自家大哥是CEo,开始“酒后吐真言”了。他们对冯老板只给大哥孙护顶级待遇,而自己没能“开府”(获得独立办公机构,可以自行任命僚属,是当时权臣的顶级配置和身份象征)深感不满。
酒壮怂人胆,何况这几位本来也不怂。只见孙伯仁“哐啷”一声拔出佩剑(皇宫带剑,本身就很嚣张了),不是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