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422章 北凉名臣梁中庸:河西走廊的“跳槽锦鲤”与道德杠精

第422章 北凉名臣梁中庸:河西走廊的“跳槽锦鲤”与道德杠精(1/4)

    序幕:河西乱世“职场锦鲤”

    当现代HR抛出灵魂拷问:“你能接受公司被兼并或破产吗?”打工人多半会心头一紧,陷入沉思。但若把时钟拨回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的河西走廊——那个堪称“史上最卷就业市场”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你会发现,政权更迭的速度,比网红店的更新换代还快!今天张老板称王,明天李老板登基,后天说不定就被隔壁老王(也可能是老沮渠)给一锅端了。乱世之中,生存不易,升职加薪更是难于上青天。然而,就在这片“老板高危区”,敦煌士族出身的梁中庸先生,却凭借一份金光闪闪的“跳槽”履历,硬是在段业、沮渠蒙逊、李暠(实为其子李歆)等风格迥异的“CEo”麾下反复横跳。神奇的是,他不仅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官位还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他的每一次“离职”,都堪称精妙的战略撤退;每一次“入职”,都自带沉甸甸的士人风骨“入职大礼包”。这位乱世“职场锦鲤”,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第一幕:敦煌学霸的“初入职”与第一次“无缝跳槽”

    敦煌梁氏,那可是河西走廊响当当的“书香门第+地方豪强”组合套餐。年轻的梁中庸,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学问渊博,脑子活络,谋略过人,在敦煌朋友圈里是公认的“大神”。很快,他的简历就被刚刚创业(称王)的北凉第一任CEo段业给盯上了。段老板嘛,虽然个人魅力值和战略眼光可能差点意思(史书评价他“儒素长者”,说白了就是有点书生气,不太懂打仗和权谋),但深知人才是公司发展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于是,梁学霸顺利入职北凉集团,喜提“尚书右丞”offer一枚。这个职位可不简单,相当于中央办公厅的高级秘书兼政策研究室成员,直接参与国家核心决策!梁中庸一脚就踏进了北凉政权的核心圈层。

    然而好景不长,段老板的CEo宝座还没坐热乎呢。公元401年,公司里那位勇猛彪悍、野心勃勃的“销售总监”(部将)沮渠蒙逊,觉得段老板“德不配位”(主要是觉得他太菜,挡了自己当老板的路),直接发动“办公室政变”(武装兵变),把段业给“优化”掉了(杀了)。消息传到敦煌,整个北凉集团总部(姑臧)瞬间陷入“裁员恐慌”,高管们人人自危,生怕新老板搞“大清洗”。

    就在这风声鹤唳的关键时刻,梁中庸展现出了他超凡的“职场嗅觉”和“站队艺术”。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瑟瑟发抖或者忙着写辞职信,而是联合了房晷等一批有分量的“公司元老”和“技术骨干”(文武官员),主动出击!他们不是去给段老板开追悼会,而是组团跑到新老板沮渠蒙逊面前,齐声高呼:“蒙总威武!凉州牧非您莫属!张掖公您当定了!”(拥立沮渠蒙逊为凉州牧、张掖公)。这份沉甸甸的“投名状”+“拥立之功”,分量十足,让刚刚“上位”的沮渠蒙逊龙颜大悦(至少表面上是)。沮渠老板大手一挥:“老梁,识时务!有眼光!以后你就是我的‘右长史’了!”(任命梁中庸为右长史)。

    “右长史”是个啥角色?简单说,就是老板身边的首席机要秘书兼高级顾问,是核心幕僚长,地位比之前的“尚书右丞”更贴近权力中心!梁中庸就这样,在老板换人的惊涛骇浪中,不仅没被拍死在沙滩上,反而成功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关键“无缝跳槽”,在北凉2.0版(沮渠蒙逊时代)的权力核心中稳稳占据VIP席位。这波操作,堪称“职场危机公关”的教科书级案例!

    第二幕:北凉2.0时代:从“战略要地守门员”到“文化融合推广大使”

    新老板沮渠蒙逊,可不像前任段老板那么好糊弄。这位匈奴贵族出身的枭雄,雄心勃勃,目标明确:要把整个河西走廊都变成他家的“后花园”!他深知,公司要发展,地盘得稳固。而西郡(今甘肃山丹东南),这块地方简直就是河西走廊的“黄金十字路口”,是连接北凉老根据地张掖和新总部姑臧(凉州核心)的战略咽喉要道!谁控制了西郡,谁就扼住了河西走廊东部的命脉。

    沮渠老板环顾四周,目光再次锁定梁中庸:“老梁啊,你办事,我放心!西郡这块硬骨头,就交给你啃了!”于是,梁中庸领命,走马上任西郡太守。这个职位,相当于封疆大吏+战区司令,责任重大!史书虽然没详细记载梁太守在西郡的具体KPI完成情况(毕竟那时候没有日报周报),但从他能在这个“火药桶”位置上稳坐多年,并且成功让西郡成为北凉东部坚固的“防火墙”来看,其能力绝对是杠杠的。他的日常工作大概包括:收拾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战乱后的民生凋敝),招商引资(招募流民恢复生产),狠抓安全生产(加固城防,抵御西秦、南凉、西凉等“友商”的虎视眈眈),还要确保“物流畅通”(保障姑臧-张掖生命线)。梁中庸就像个技艺超群的杂技大师,在政务、军备、民生、外交这几根钢丝上,稳稳当当地走着,愣是没掉下来!这份定力和执行力,让沮渠老板非常满意。

    但梁中庸的贡献,远不止于当好一个“战略要地守门员”。他骨子里流淌的是汉族士大夫的血液,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在北凉这个由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