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宰相的诙谐劝谏术:如何在暴君面前优雅地“作死”
杨颖坐上了宰相宝座,但屁股还没捂热乎,就发现这位置简直是火山口——新老板吕纂同志,完美继承了他爹的勇猛(莽撞),还额外点亮了“好大喜功”和“沉迷享乐”两大坑爹技能树。杨宰相的“诤臣”生涯,就此在刀尖上开始了他的“脱口秀”。
1. 三堆之战:给膨胀的帝王“放放气”
公元400年,后凉咸宁二年。刚登基没多久的吕纂,坐在龙椅上感觉浑身不得劲。看着地图上南凉(秃发鲜卑的地盘)那块地方,心里像有只小猫在挠:打下来!必须打下来!证明我吕某人比老爹还牛!于是,他大手一挥,宣布:御驾亲征!目标:踏平南凉!
消息一出,朝堂上那群武将跟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叫唤,纷纷表示要打头阵,砍他丫的!只有杨颖,这位“四府佐将”中的“文胆”,眉头拧成了麻花,心里疯狂吐槽:老板,您这刚上台就玩这么大?家里余粮够吗?兵练好了吗?情报工作做足了吗?看着吕纂意气风发地点将,杨颖知道再不说话就晚了。他一步踏出,声音沉稳却自带扩音效果,瞬间压住了满堂的喧嚣:“陛下!万万使不得啊!”(先来个定场词) “臣听说,那南凉的秃发利鹿孤(当时的南凉君主),虽然地盘不大,但人家上下一心,号令严明,国内铁板一块,连个苍蝇缝儿都找不着!这哪是出兵的好时候?这不是去打仗,这是去给人家送‘军功章’和‘慰问品’啊!” 他环视了一圈那些激动得脸红脖子粗的武将,话锋一转,带上了一丝凉飕飕的黑色幽默:“陛下欲行天威,也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今儿个咱要是就这么两眼一抹黑地冲过去,恐怕不是‘一统河西’,倒像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咱后凉这点家底儿,经得起这么造吗?”
看着吕纂脸上那志得意满的笑容瞬间冻住,杨颖赶紧递上“Plan B”:“依老臣的愚见,咱现在最该干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哦不,咱已经称王了)。抓紧时间修修咱的城墙兵器库,好好搞搞农业生产,让老百姓能喘口气,多打点粮食。等那南凉自己内部出点啥幺蛾子,露出破绽了,咱也养精蓄锐够了,再瞅准时机,‘伺衅而动’,这才能事半功倍,稳赚不赔啊!”
这番“苟住发育,猥琐别浪”的务实战略,在热血上头的吕纂听来,简直是往他熊熊燃烧的中二之魂上泼了一盆冰镇洗脚水。他大手一挥,不耐烦地打断:“杨爱卿!你太保守了!太悲观了!我大凉铁骑,所向披靡!踏平那小小的南凉,还不是跟踩蚂蚁似的?休得多言!”
结局嘛,充满了历史的黑色幽默和啪啪打脸声。吕老板亲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征了,一路上估计脑补了无数个凯旋的画面。结果呢?在青海乐都附近的三堆(地理争议点,但大差不差),一头撞上了南凉名将秃发傉檀精心布置的铁板阵。后凉军队被揍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丢下两千多精锐的尸体(这在当时可是笔大损失),灰头土脸地逃回了家。杨颖在朝堂上听着败报,估计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心里默念:“看吧,我说啥来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陛下您这趟,可真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可怜我那两千多棒小伙儿,没死在开疆拓土的荣耀里,倒死在老板的膨胀上了!唉,这月的抚恤金又得大出血……”
2. 围猎风波:给荒唐的君主“醒醒酒”
三堆的惨败,不仅没让吕纂同志清醒,反而像是打开了他体内的“享乐开关”。国家疆土一天天缩水,强敌环伺,危如累卵?管他呢!今朝有酒今朝醉!吕老板彻底放飞自我,沉迷于游猎宴饮,把朝政丢到了九霄云外。那打猎的排场,比打仗还大,旌旗招展,人马喧腾,搞得民怨沸腾,大臣们急得嘴角冒泡。
时任太常(管礼仪祭祀的老大,地位清贵但实权有限)的杨颖,实在看不下去了。听说老板又带着大队人马出城撒欢了,老爷子(估计年纪不小了)二话不说,翻身上马,一路猛追!终于在猎场边上,截住了正玩得嗨的吕纂。杨颖二话不说,直接拦在御马前头,神情那叫一个悲愤交加,声音都气得发抖:“陛下!打住!您快醒醒吧!”(开场就放大招) “想想您爹创业多难啊!刀头舔血才挣下这河西之地!可现在呢?咱的地盘一天比一天小,都快被人挤到山沟沟里当山大王了!这形势,危如累卵啊陛下!(此处应有比喻:就像在鸡蛋堆上跳舞!)您不想着怎么励精图治,重振祖宗基业,反倒天天搁这儿骑马射兔子、喝酒开趴体……这,这像话吗?这哪是守成之君该干的事儿?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