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嘴巴微张,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般喃喃自语道:“这么多银子…… 真的足够桃城的开支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桃城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陶明放下银子:\"小周,那黄安...就这么放过了?\"
周桐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他的供状和认罪书,还有他自愿以全族之力赎罪的承诺。临山县的矿山,现在由黄家子弟亲自开采,所得七成用于赔偿受害者。\"
月光下,陶明仔细阅读着文书,眉头渐渐舒展:\"这.........这倒是比直接杀了他更解气。\"
\"不仅如此。\"周桐继续道,\",每搁一月我会让胡胜去那里监督,两月为一期,黄安必须亲自来桃城汇报情况。\"
杜衡敬佩地看着周桐:\"如此一来,既惩治了贪官,又为临山县百姓争取了补偿,还充实了桃城的库房.......\"
\"先别高兴太早。\" 周桐苦笑道,\"这些银子该怎么用,还得好好规划。而且咱们得尽量节省着花,每一笔都得用在刀刃上,剩下的银子就留作应急资金。\"
陶明捋着胡子点头:\"确实。眼下最急的是粮食问题...\"
\"先拨三百两购粮吧。\" 周桐思索片刻后说道,\"杜主簿,你安排可靠的人去周边州县采购,尽量挑选品质好、价格公道的粮食,赶在夏收前备足。要是这三百两不够,再视情况追加,但务必控制开支。\"
杜衡迅速心算,随后说道:\"三百两的话,正常情况下能购粮五百石左右,加上咱们现有的存粮,若合理调配,撑到秋收问题不大。\"
\"再拿出二百两奖励开垦。\" 周桐接着说,\"还是按亩数发放,但要严格核查新开垦的土地,杜绝虚报冒领的情况。\"
\"妙!\" 陶明击掌道,\"这样秋收后粮食问题就能缓解不少。\"
\"剩余的两千两.........\" 周桐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城墙修缮至关重要,拨二百两,找靠谱的工匠,保证工程质量。
学堂建设关乎桃城的未来,也给二百两,不过前期筹备要做好规划。
医馆的开设也不能马虎,同样二百两,药材和请大夫的费用都要考虑周全。\"
杜衡一边认真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边仔细聆听,时不时点头。
\"剩下的一千四百两,陶老,您看如何安排?\" 周桐看向陶明。
陶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老夫建议,二百两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一百两改善衙役待遇。另外拿出五百两用于培养守军,购置一些兵器、铠甲。剩下的六百两,留作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周桐点头赞同:\"就按陶老说的办。杜主簿,这些银子的支出就由你严格把控,每一笔花销都要有详细记录,咱们得把每一分钱都花出价值来。\"
月光西斜,已是深夜。苏兰从屋里探出头:\"老头子,都什么时辰了,还不让小周回去休息?\"
陶明这才惊觉时间流逝:\"哎呀,光顾着说话,都忘了时辰。\"他关切地看着周桐,\"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详细商议。\"
周桐起身告辞:\"那这些银子........\"
\"先放在县衙库房。\"杜衡道,\"明日一早我就去安排。\"
众人起身相送。苏兰却拉住周桐:\"这么晚了,不如就在这里歇下吧?我给你收拾间客房。\"
周桐婉拒道:\"多谢老夫人好意,不过...\"他脸上闪过一丝温柔,\"家里还有人在等我。\"
苏兰了然地笑了:\"去吧去吧,年轻真好啊。\"
月光下,周桐带着部下离开陶宅,向县衙方向走去。
夜风拂过他的脸庞,带着四月特有的温暖与花香。远处,桃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