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对甄费而言,是一种解脱。他在尘世中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出家让他摆脱了世俗的烦恼和束缚,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归宿。同时,出家也是他对命运的一种反抗。他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可以选择远离这个让他痛苦的世界,以一种超脱的方式来面对人生的苦难。从此,他告别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踏上了寻求精神解脱的修行之路,在青灯古佛旁寻找内心的安宁和对人生的真正领悟。
五、甄费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1.与贾雨村的纠葛
甄费与贾雨村的关系,是《红楼梦》中一条微妙且重要的线索,两人的纠葛深刻影响了故事的发展走向。
起初,甄费与贾雨村的相遇,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贾雨村当时贫困潦倒,寄住在葫芦庙中,每日以卖文作字为生。甄费偶然间与他交谈,发现他谈吐不凡、才华出众,认定他是个有抱负、有前途的人。出于善良和对人才的赏识,甄费慷慨地资助贾雨村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助他进京赴考。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在当时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也为两人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贾雨村得到甄费的资助后,毫不推辞,次日便启程赴京。后来,他果然考中进士,一路仕途顺遂,官至应天府尹。然而,他的行为却与甄费的期望背道而驰。当他处理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关于甄费女儿英莲的案件时,他的表现令人心寒。英莲被拐子卖给冯渊后,又被薛蟠抢走,冯渊被打死。贾雨村本应主持公道,为英莲讨回公道,但他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利益,不顾甄费昔日的恩情,徇私枉法,胡乱判了此案,让英莲继续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忘恩负义,不仅伤害了甄费,也让读者看到了人性在权力和利益面前的丑恶。
甄费与贾雨村的关系对故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甄费的资助,让贾雨村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从而进入官场,为后续一系列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而贾雨村的忘恩负义,进一步加剧了甄费的悲剧命运,使他在经历女儿丢失、家宅火灾、投亲被欺后,对这个世界更加绝望,最终选择出家。同时,贾雨村的行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深化了《红楼梦》的主题。两人的纠葛,如同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了书中的许多情节,让故事更加曲折动人,也让读者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2.与女儿英莲的情感
甄费对女儿英莲的疼爱之情,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深沉。年过半百才得此女,英莲自然成了他的心头至宝。平日里,他常将英莲抱在怀中,逗她嬉笑玩耍,眼中满是慈爱与宠溺。他会亲自为英莲挑选精致的玩具,看着女儿开心的笑容,自己也觉得无比幸福。在生活上,他对英莲关怀备至,生怕她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
英莲丢失后,甄费的世界瞬间崩塌。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之中,每一个夜晚都在思念女儿的煎熬中度过。他常常在梦中见到英莲可爱的模样,醒来却发现只是一场空,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他四处打听女儿的下落,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哪怕希望渺茫,也从未放弃寻找。
他的生活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再也没有心思观花种竹、酌酒吟诗。英莲的丢失成了他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每一次想起,都如刀割般疼痛。他常常独自坐在曾经和英莲玩耍的地方,回忆着与女儿相处的点点滴滴,泪水模糊了双眼。这份痛苦和思念,伴随着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也成为他命运走向悲剧的重要因素。
3.与妻子封氏的相伴
甄费与妻子封氏在家庭变故中相互扶持,他们的夫妻关系经历了从温馨和睦到共患难的深刻变化。
起初,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幸福。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操持着家中事务,与甄费相濡以沫。甄费每日吟诗作画,封氏在一旁默默陪伴,夫妻二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然而,命运的重击接踵而至。女儿英莲丢失,家宅又遭火灾,生活陷入困境。在这艰难时刻,封氏没有抱怨,而是坚定地站在甄费身边,与他一同承受痛苦。他们相互安慰、鼓励,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投奔岳父封肃后,面对封肃的欺辱,他们彼此依靠,在困境中相互取暖。尽管生活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但他们的感情在患难中更加深厚。封氏的陪伴和支持,成为甄费在黑暗中坚持的力量;甄费对封氏的关怀,也让封氏感受到了温暖和依靠。他们的夫妻关系,在家庭变故中得到了升华。
4.与岳父封肃的矛盾
甄费与岳父封肃之间的矛盾,源于封肃的势利眼和自私自利。家宅被大火焚毁后,甄费一家走投无路,只得投奔封肃。封肃表面上收留了他们,内心却满是嫌弃。他给甄费安排了最差的住处,提供粗茶淡饭,让甄费一家生活得极为窘迫。
在经济上,封肃更是不择手段。甄费拿出积蓄让他帮忙置买田产,封肃却将钱据为己有,还编造各种借口欺骗甄费。言语上,封肃也毫不留情,时常冷嘲热讽,指责甄费没出息,败光了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