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性格特征之智谋过人
刘姥姥的智谋过人在《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为女婿出谋划策到在贾府的巧妙应对,都展现出她远超常人的智慧。
当女婿王狗儿因家中贫寒、年关难过而唉声叹气时,刘姥姥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她提醒王狗儿,王家祖上曾与贾府连过宗,如今虽家道中落,但这层关系或许能解燃眉之急。尽管王狗儿碍于面子犹豫不决,刘姥姥却深知机会难得,毅然决定带着外孙板儿前往荣国府求助。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她的果敢,更显示出她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在一进荣国府时,刘姥姥深知贸然相认可能会遭拒绝,于是巧妙地借助周瑞家的这层关系。她提及女婿曾帮过周瑞家的忙,让周瑞家的不好拒绝帮忙引荐,同时也为自己留了退路。万一王夫人不认这门亲戚,她也能以周瑞家的为台阶,不至于太过难堪。这种周全的考虑和灵活的策略,足见其智谋。
二进荣国府时,刘姥姥更是将智谋发挥到了极致。在宴席上,她明知众人拿她取乐,却并未生气,反而配合着表演,说出“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等逗趣的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她以这种方式拉近了与贾府众人的距离,赢得了他们的欢心,也为自己和外孙争取到了更多的好处。
刘姥姥智谋的形成与她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她出身贫寒,长期在农村生活,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和艰辛。在艰苦的环境中,她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这种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从而造就了她过人的智谋。
4.性格特征之知恩图报
刘姥姥知恩图报的品质在《红楼梦》中熠熠生辉,她在得到贾府接济后,以实际行动展现出了这份难能可贵的感恩之心。
一进荣国府时,刘姥姥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求助,没想到王熙凤慷慨地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这笔钱对于贫困的刘姥姥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刘姥姥深知这份恩情的分量,回到家后,她用这些银子购置了地产,生活逐渐有了起色。此后,她不忘贾府的帮助,在地里的瓜果蔬菜成熟时,精心挑选了新鲜的送到贾府。在她看来,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回报方式,虽然这些东西在贾府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却饱含着刘姥姥的一片真心。
而刘姥姥救巧姐的情节,更是将她知恩图报的品质推向了高潮。贾府衰败后,巧姐面临被卖入烟花巷的悲惨命运。刘姥姥得知此事后,不顾自身年老体弱、生活并不富裕的状况,毅然决然地伸出援手。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将巧姐救出苦海,给了她一个安稳的归宿。这一行为不仅仅是对当年贾府接济之恩的简单回报,更是一种超越了物质层面的道义担当。
刘姥姥知恩图报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充满了功利和算计。而刘姥姥作为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人物,却能坚守感恩之心,不忘记他人的帮助,这种品质显得尤为珍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精神,传递了一种温暖和正能量。在当今社会,这种品质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它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珍惜他人的帮助,在接受他人善意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社会,让感恩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刘姥姥的三次进府经历
1.一进荣国府:艰难求助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内心满是忐忑与无奈。家中生计艰难,年关将近却无以为继,她才不得不鼓起勇气,带着外孙板儿前往这富贵之地求助。一路上,她不断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为家人争取一线生机,但又担忧会遭到贾府的拒绝和冷眼。
到了荣国府门口,那威严的气势让刘姥姥瞬间心生敬畏。门口的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小厮,让她不敢轻易上前。犹豫再三,她才赔着笑脸,小心翼翼地询问周瑞家的住处。见到周瑞家的后,刘姥姥先是感激地提及女婿曾帮过周瑞家的忙,接着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周瑞家的虽明白她的来意,但也不好直接拒绝,便答应帮忙引荐。
在等待见王熙凤的过程中,刘姥姥越发紧张。她坐在那里,眼睛不停地打量着周围奢华的布置,心中满是惊叹。板儿则在一旁好奇地东张西望,时不时拉扯一下刘姥姥的衣角。刘姥姥轻声呵斥着板儿,同时也借此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
终于见到了王熙凤,刘姥姥赶忙起身,满脸堆笑地请安。她言辞谦卑,先是夸赞贾府的富贵,然后才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