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387章 批阅奏章

第387章 批阅奏章(1/2)

    包拯刚刚拜相,尚未正式赴任,驸马府便排起长队,宛若一条巨龙。

    显然,百官大都是来巴结这棵大树。

    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面对送礼的官员,包拯这次却没有拒绝,欣然接纳。

    今时不同往日。

    身居高位,反而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

    毕竟,当宰相,更需要朝臣的支持。

    不管百官带着什么目的,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拒人于千里之外,要不然中书省的工作没法推行。

    不过,包拯也仅限于收礼,并没有太高调。

    他不需要在百官面前炫耀什么。

    “包拯这次竟然收了百官的礼,这是转性了么?”赵祯听到奏报,大感意外,这不是包拯的性格啊!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陈琳道:“包大人现在毕竟是宰相,不同往日,若不收礼,岂不是摆明了对百官有成见!”

    赵祯点了点头:“亚父所言极是,看来包拯这些年,的确是学会成长了不少,懂得变通了!”

    这是赵祯所乐见的结果。

    做宰相就要有宰相的格局,能容君子,更要能容小人,不然这个宰相就做不久,哪怕你再有本领。

    寇准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太过刚正不阿,以至于一生都起起伏伏。

    以前,赵祯一直觉得,包拯就是寇准的翻版,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范仲淹说得不错,包拯的确变了,完全具备做宰相的格局。

    想到这里,赵祯心中最后的担忧烟消云散。

    陈琳脸色却突然一沉:“陛下,不过百姓对包大人却颇多非议。”

    陈琳都没有解释,赵祯便能猜想到百姓是如何议论的了。

    他叹了口气:“也难为他了!”

    毕竟,包拯是百姓心目中的青天。

    刚当上宰相,便疯狂收礼,与百官同流合污,升斗小民看问题只看表象,误会包拯也是情理之中。

    唯有赵祯看得明白,包拯这是通过自污,以打消自己这个皇帝对他的忌惮和猜疑,委实不容易。

    为了大宋,包卿处处为朕着想,朕还有什么可猜疑的?

    ……

    次日一早,包拯正式赴任,前往中书主持政务。

    其实他担任参知政事以来,便已经参与中书省的工作。

    不过参知政事只是副宰相,只是协助宰相处理政务。

    而宰相,则是具备批阅奏折的权力。

    虽然有宋一朝,宰相的权力收到了极大限制,兵权被枢密院分割,财权被三司使分割,便是政权也被参知政事分割部分。

    但不代表权力不大。

    宰辅依旧是百官之首,批阅奏折,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包拯第一天上任,高处坐定,中书省百官也纷纷前来点卯。

    第一次坐在高位,包拯心里的确有点飘。

    百官俯首的感觉,的确很微妙。

    也难怪百官都在觊觎这个位置,委实是诱惑太大了。

    朝廷若没有皇帝,那宰相无疑就是一个国家的话事人。

    “参见相爷!”

    “诸位免礼!”包拯巡视百官,“本相第一天赴任,今后还望诸位多多支持和配合,为朝廷,为国家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若本相有不对的地方,还望诸位同僚能直言不讳,本相一定改正。”

    其实百官心里也知道,包拯不是嫉贤妒能的人,只是性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罢了。

    百官纷纷笑道:“相爷言重了,还望相爷日后能多多指导。”

    包拯道:“诸位同僚和本相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应该明白本相的脾气,无需本相多说,希望诸位各司其职,多为国家考虑,为天下百姓考虑。”

    “若一心只想争权夺利,谋一己之私,本相绝不宽待。”

    “相反,只要诸位一心办实事,本相也绝不会埋没了大家。”

    百官纷纷附和:“相爷教训得是!”

    包拯道:“好了,将尚未批阅的奏折都递上来吧!”

    “是!”

    “此乃忻州知州请求拨款的奏折!”

    “这是安南府的水灾的加急奏折!”

    “……”

    百官纷纷回报。

    包拯道:“好了,加急的奏折交给本府,其余奏折交给参知政事先行阅览。”

    一时之间,奏折便堆满了案牍,包拯一个头两个大。

    这么多奏折,要批到什么时候?

    翻开第一道安南府水灾的奏折,快速浏览一遍后,包拯眉头皱了起来。

    “灾情如此严重吗,竟要五百万两银子?”

    三司使韩琦道:“回相爷,具体灾情尚不清楚,此时应以治灾为要。”

    包拯点点头,在地方多年,他很清楚天灾的惨状,拖延一日,就会有无数的灾民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