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382章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第382章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2/2)

豪放词,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不错的选择,可他还是比较喜欢辛弃疾的《破阵子》。

    “那臣就献丑了,臣便以《破阵子》为题,填词一首。”

    赵祯和百官都迫不及待地看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开篇便是王炸。

    群臣咦了一声,眼睛一亮。

    不愧包大人,开口便如此热血豪迈,仿佛能把人带到军营之中,亲眼目睹大军厮杀的场景。

    画面感太强!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轰!!!

    一石激起千层浪,群臣炸开了锅。

    好一个八百里分麾下之,沙场秋点兵啊!

    百官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指挥若定的将会,沙场点兵。

    百官心中震撼无比。

    包拯扫视全场一眼,停顿了一下,等百官震惊过后,才接着道: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轰隆隆。

    随着包拯吐出最后一个字,百官齐齐站了起来,犹如晴天响起了一道霹雳。

    这是一个文臣能作出来的词?

    方才范仲淹的《渔家傲》算是难得的佳作了,可和包拯的破阵子比起来,高下立判,不在一个档次。

    脑海中不停浮现出万马奔腾,沙尘滚滚的场景。

    大庆殿上,一派寂静,落针可闻。

    百官目瞪口呆,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赵祯和太后也呆若木鸡,严重流露出异样的情感。

    作为官家,震撼的不是包拯豪迈的词句,而是那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何等的抱负,何等的雄心壮志?

    “包卿真乃天下千古良臣,一心一意为朕的江山着想啊!”赵祯悠悠慨叹。

    但他没有说话,因为包拯填词还没有结束,还剩一句结尾。

    他不知道,前面基调如此高昂豪迈,又该如何结尾呢?

    别说赵祯,就是范仲淹一时间也想不出好的词句来给这首词收尾。

    要是结尾接不好的话,一定会影响整首词作。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包拯一改豪迈的神情,眼神露出一丝悲凉,缓缓从嘴里挤出几个字。

    “可怜……白…发…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