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 第184章 子女多了也烦

第184章 子女多了也烦(1/2)

    184

    有点飘的秦王政明明制定中间突破的策略,但他一次次放过韩国而攻打两翼,其南征虽然取得云梦泽郢都数城千里之地,可惜在汉水西岸顿足不前。

    北线攻赵从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趁赵燕大战之机兵分两路攻赵,一路派王翦攻打阙与和撩阳,另一路由恒齮和杨端和率领攻占邺城和安阳九城。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秦王任命桓齮为将再攻赵斩首十万赵卒。秦王政十四年,秦王政再派桓齮为将攻赵,李牧阵斩桓齮打败秦军斩首二十万。

    秦王政十五年,不甘心的嬴政再派两路大军攻赵,李牧率兵先破北路秦军,再南下解邯郸之围再大败秦军,此战,秦军伤亡三十万。

    啃不下赵国这颗硬钉子的秦王政气急败坏的令韩国南阳郡守腾献南阳准备灭韩。

    天下纷战不休,别山君稳坐别山军城,不是他没有能力抑制秦军攻势,而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要阻挡大秦一统。

    六国虽是弱势一方,但六国在秦军虎视眈眈下还在相互攻伐,也就是说,这天下没一个好鸟,所以,留着列国就是战乱的根源,六国灭亡没有一国是无辜的。

    别山君待汉口战事平缓后回到别山军城,此时,他的五个大儿子已经满四岁了,除五个大儿,他还有第二批近三岁的三女两男,又有第三批刚满周岁的三男两女。

    生了十五个子女的别山君再没让赵夫人担心了,只不过,五个妻妾平均每人两男一女下又开始了争夺世子之位。

    别山君已经明确告知后宅,别山封国不会父死子继,但顶不住父母为子女计的私心作祟,都在幻想自己儿子能继承别山君万里江山。

    所以,哪怕别山君不怎么花时间亲近子女,只要看见吕涛闲暇,五个大儿便被母亲窜掇着争先恐后往吕涛身边表现亲近。

    还有五个满两岁至三岁的子女,不知道是缺乏父爱还是怎么的,只要看见吕涛便齐哄哄往父亲身上爬,也不管吕涛受得了受不了。

    前世的吕涛只有一子一女和两个孙子(包括外甥),他想亲近孙子也没有机会,一个字,子嗣稀疏所以珍贵,加上老伴去世得早,子女和父亲一般是亲近不起来的,所以连孙子也难见一面。

    不得已之下,吕涛流连于广场舞公园,把空虚寄托于广大老妇女之列……

    可现在反过来了,他是真没精力应付十五个子女和五个如花似玉的老婆,真搞不懂那些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的君王是怎么玩的转的,真的想去列国拜访请教一番。

    所以,人的境界是分段位的,好在别山君知道自己段位低。

    所以,气急败坏的别山君也制定家规,那就是不能请佣人照顾小孩,得母乳喂养亲自带,不能让老子一个人累死累活,要死一起死。

    当然,别山君府不可能不请佣人,但对待照顾子女这事上,别山君下达禁绝令,其目的虽然不纯,好处还是有的,子女教育关系甚大,交于外人下人很可能带歪。

    吕涛在后世看过一个视频,说的是东南亚失去母亲的幼猴,会拼命抱着任何活物死不放手,包括其他猴群或者鸡鸭狗猫人,总之,只要被它抱住就休想甩开,哪怕一起掉入水中一起淹死也不会撒手。

    这便是典型的缺乏母爱症,当然,猴比人更直接,但幼儿天性和心理与幼猴差不多,所以,自己生的自己带,这话没毛病。

    只不过苦了自家一群老婆们!

    好在五个大儿养的都不错,哪怕有点内向的训……

    吕涛现在担心的是,自己才二十余岁气血方刚,他这个年纪是真的忍不住,如果一直这样一批批的生育,那得多少子女,他如何应付得了如此多的子女。

    吕涛奉行的是一视同仁教育理念,哪怕是有个别子女特别优秀聪明,但每有夸奖,他都会一视同仁个个夸一遍,哪怕没夸的理由也得夸。

    不能独宠一人,不能肯定一人,不能责罚一人,不能疏远一人,总之,父母与子女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相见,就享受相处时光。

    小孩子长得快,似乎一眨眼孩子们都大了,当然,这是吕涛认为的,其妻妾可从未如此轻松。

    六岁之前,吕涛是禁止妻妾教导子女读书识字的,所谓揠苗助长,他后世是教书的,深知早教的危害,更明白少儿贪玩天性。

    在不需要担心前程的情况下,那么拼命读书做什么,就比如有些方面,花三五年时间早教,让子女提前学会拼音和数百字,甚至于加减乘除。

    可学这么多东西牺牲孩子多少童年,科学教育研究证明,六周岁以上开始接受教育,培养只需要月余时间就可以掌握,加减乘除和读写根本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就可以学会。

    所以,你早教意义何在,你小孩既厌恶与同龄上课,又无法跳级跟上高年级知识。

    所谓天才,根本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人口基数内自然孕育出来的,比如十亿人口大国,其教育质量再差,也比几千万发达国家人才多,比如后世糟糕的印度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