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208章 大吉之物

第208章 大吉之物(3/3)

再也按捺不住,正欲出言劝阻,却不料父皇早已料到,猛然回头,目光如刀般直刺而来,低沉怒喝:“你闭嘴!此事无需多言,朕自有主张。”

    “父皇……”朱标神色焦急,还想辩解。

    “回去再说!”父皇冷冷截断,“莫要逼我动手责罚于你。”

    面对父皇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与冰冷语气,纵使朱标胆识过人,此刻也不禁心生畏惧。

    他知道,父皇已铁了心,无人能动摇。

    想起幼时因顽劣遭父皇训斥的往事,他不禁心头一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奈之下,朱标只能叹息一声,默默退下。

    但他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寻个机会问个清楚。

    特别是关于朱政的隐秘身份,他不能再坐等父皇主动告知,必须查个究竟,究明真相。

    若父皇依然遮掩回避、敷衍搪塞,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索性他直接放弃不管了!

    顷刻间,朱标也怒火中烧,目光决绝。

    在这对父子短暂商议之后,在场众人终于从震惊中回神,随即议论纷纷。

    他们并非愚钝之人,相反,能站在此处,皆是大明的顶尖人才。

    此刻已然明白,老朱究竟意欲何为!为何突然降旨赐死李善长?

    想起之前早朝时,老朱欲让朱政任征倭主帅却被李善长强烈反对,再看今日李善长不在场,老朱却特意带来朱政。

    谁还不清楚事情的走向?

    然而正因为如此,众人内心惊恐不已。

    不明白老朱为何如此看重朱政这个少年,竟不惜诛杀李善长也要扶植他。

    但无论如何,他们不能坐视不理。

    尤其是诸多文官,心中满是愤懑。

    毕竟李善长德高望重,堪称文官领袖,这样凭空加罪将其杀害,怎能不让他们兔死狐悲?

    况且现场还有不少淮西集团的文官,与李善长关系密切,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然而,兵部尚书茹瑺、中书舍人刘三吾等人并未立刻表态,皆面露迟疑之色。

    毕竟老朱的脾性及其动辄灭族的手段令人畏惧。

    他们能历经胡惟庸案、空印案等大案而幸存,皆因善于明哲保身。

    不过世间总有些硬骨头。

    此时,一名督察御史鼓起勇气站出,咬牙劝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韩国公身为国家重臣,怎能轻易被处死?

    此举无异于残害士人,若传扬出去,天下人如何看待?

    这对陛下的声誉影响甚巨,还请三思!

    赵宋以礼待士人数百年,才成就了恭宗坚守临安、文山、东江护卫幼主的佳话。

    崖山战败国破时,尚有数万军民宁死不屈,投海也不愿投降异族!

    望陛下慎重考虑!”

    有人带头后,随即几位官员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韩国公功勋卓着,为我朝开国立下大功。

    如今仅凭不实之词就要处死他并株连全家,恐引发天下质疑。

    这将严重损害陛下威名,请三思!”

    “不错,陛下。

    韩国公与您同舟共济,出生入死。

    位列功臣之首,生前受封公爵,身后还将追封王爵。

    女儿嫁入皇室,亲戚遍布朝堂,已享人臣之极致。

    怎会参与胡惟庸谋反?即便胡惟庸许诺更高封赏,又岂能超越陛下的厚恩?

    此说实在荒诞,民心难服!”

    虽无六部尚书等高位者发声,但诸多监察御史等官员相继为李善长鸣不平。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静观其变。

    冷眼旁观,无人能窥探他的心思。

    许久,待众人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目光一凝,先看向首位站出的御史,冷笑道:

    “所谓礼敬士人?

    莫非你想效仿两宋,让天子与士人共同治理天下?

    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你口中的士人天下,还是朕的天下?”

    荒谬至极!两宋衰败,实乃你们这些士大夫所为。

    他们欺凌天子,压迫黎民,如此之人,留有何益?杀了方能安民心。

    我们恨不得尽诛尔等,竟还妄谈敬重,岂不可笑!”

    声音震彻殿宇,威严逼人。

    那督查御史已被吓得面无人色,浑身颤抖,话都说不利索。

    见状,老朱冷哼一声,不屑再看,挥了挥手,淡淡道:“狂悖无礼,触犯君威,大逆不道!来人,拖下去,杖责五十!”

    “遵旨!”

    刘和观察着老朱神色,立刻领会意图。

    他朝侍卫使了个眼色,锦衣卫立即会意,上前如同猛虎扑食,强行拖走那御史。

    任凭其哀号求饶,全然不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