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寒。
这天,诸葛亮带着南郡骑兵和在襄阳城劫掠的粮草,终于抵达顺阳。
此番诸葛亮抢来粮食虽然不多,只够顺阳十余万大军吃上三日而已,但谁也不嫌弃粮食多,反正抢来的,不要白不要。
诸葛亮进入顺阳大营后,立刻面见了刘禅。
刘禅把所有人都支开,君臣二人就在营帐之内密聊一整日。
当晚临近亥时,诸葛亮才从刘禅营帐内驶出。
据当晚守在外的侍从观察,丞相与陛下密聊一日后,丞相出来时的神情满是放松之色。
……
翌日。
诸葛亮领着杨仪与崔钧求见刘禅,其欲向刘禅推荐二人,看看是否可以将此二人安排至哪个衙门主政。
昨日君臣二人聊了许久,诸葛亮同样感叹大汉如今太缺少可治世之能臣。
原先大汉只拥一州之地,官员任用方面倒还尚可,而今大汉坐拥四州之地,在文官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
加之,李严又把自己“作”没了。
若不是这两年间,诸葛瑾与狄仁杰投效,诸葛亮断然不可能像现在这般轻松。
……
杨仪与崔钧二人,都官居相府参军。
而废除相制,诸葛亮和刘禅早已达成了默契,这是将来必须要做的事。
废除相制必然要废除“开府制”,往后的文臣武将都不得再单独开府。
如今大汉,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开了府。
也正在此时,诸葛亮慢慢的要把府下有能力的僚属,尽量安排到地方上去。
……
刘禅龙帐内。
“臣,杨仪、崔钧,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汉万年……”
诸葛亮带着二人入帐行礼。
(杨仪:武力61,智力80,政治82,统率72,综合评级b级,技能:无)
(崔钧:武力63,智力79,政治80,统率75,综合评级b级,技能:无)
见到二人的数值面板,刘禅不由点头。
还不错,此二人皆拥有治理一郡的能力。
对于崔钧的数值,刘禅也没有太过失望。
此人虽是相父的好基友,但此人在历史上记载甚少,能拥有这样的数值,已经很不错了。
倒是对杨仪,刘禅多看了几眼。
这货在另一个时空里,与李严、魏延一样,成为了蜀汉“罪臣传”里的名人。
而魏延最后也是被这个杨仪搞死的。
刘禅对杨仪了解不多,只知道据说此人性格狭隘,喜抱怨,然具体是怎么样,他也不知道。
……
“二位起来吧。”
刘禅对着杨、崔二人言道。
“谢陛下!”
刘禅点点头,继而说道:
“崔公,尔与相父相识多年,灵帝时,公任职过西河太守。今朕欲将益州一大郡,汉中郡交与公治理,命尔为汉中太守,不知崔公能否替朕担起重任?”
崔钧闻言,神色如常,躬身行礼道:“多谢陛下信任,臣定会用心经营汉中,保汉中安定。”
刘禅颔首,接着道:“既如此,汉中缺失太守已有一阵子,当地政务堆积,急需崔公前去主持大局……”
“事态紧急,朕不多留你了,朕会让黄崇拟写一道旨意,你即刻前往汉中上任,此去若有难处,可随时传信,朕与丞相定会全力支持。”
“臣领旨!谢陛下,臣告退。”
言罢,崔钧先行离去。
让崔钧担任汉中郡太守,是昨日刘禅与诸葛亮早已商定好的,今日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
没办法,如今益州太缺官员了。
短短一年时间,益州连生“谯家案”、“李严案”,整个益州官场严重塌陷,近半数官员落马。
若再不给益州补充官员,刘禅也担心后方不稳。
……
崔钧退去后,轮到对杨仪的任命。
昨日诸葛亮是建议,让杨仪担任犍为郡太守或是益州司马。
刘禅表示想看看其人后再说,而今查看完杨仪的数值面板,刘禅觉得让他担任益州司马或者犍为太守,都问题不大。
“杨仪。”刘禅开口。
“陛下!”杨仪把头埋低,躬身回应。
方才见崔钧被任命为汉中郡太守时,杨仪的心里便非常激动。
连崔钧这种加入大汉不久的,都被任命为一大郡太守了。
那我杨仪那般早便效力大汉的人,起步不得是个州司马?
或许益州刺史之位更加适合我杨某人。
嗯…定是如此了,陛下先行任命崔钧,然后把我留下,大概率要把益州刺史的位置交给我杨仪。
吾乃襄阳人,妻族也是如此,按三互法的原则,我杨某完全可以担任益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