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 第242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

第242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1/2)

    次日,刘禅居于案前。

    “系统,查看积分。”

    “叮,宿主目前拥有系统积分6661。”

    刘禅看着系统面板上的数字,呢喃道:“嗯…可以召唤一个S级人物了。”

    如今东吴已然大败,以目前大汉所开辟的战场,刘禅麾下的武将并不是很缺,他现在缺少的是可以治世的文臣。

    李严出事以后,诸葛恪暂行刺史之责,益州的刺史之位,到现在还空缺着,并无合适的人选。

    话说诸葛恪倒是有能力执掌益州,但其父诸葛瑾已是大汉的荆州刺史,大汉如今总共才四州之地,若再让诸葛恪任职益州刺史,诸葛瑾父子拥有的权力便太庞大了。

    故而,在诸葛瑾还未退休以前,刘禅不会考虑让诸葛恪担任一州之地的一把手。

    然除此之外,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费祎倒勉强可以任职,然费观与李严一同搞事情,这事在政治上对费祎还是有不小的影响。

    不仅如此,费祎的妻子乃是益州人,根据大汉“三互法”原则,费祎不可在妻族籍地担任主政官员。

    唉,如今大汉可用的治世文臣还是太少了,反观曹魏那里,连徐庶这等人才都可以放着不用。

    “系统,帮朕随机召唤一个S级文臣。”

    “叮,系统正在随机召唤S级文臣……”

    “张居正……张居正,给朕摇出一个张居正。”刘禅默念。

    “叮,系统为宿主成功召唤到北宋政治家:范仲淹。”

    呃,竟摇到了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倒也不错!此人不仅能文能武,且同是一个改革大家。

    刘禅回忆,范仲淹在后世推行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却开了北宋改革风气之先,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做足了铺垫。

    此人高风亮节、胸有韬略,并不弱于狄仁杰。

    可以说,范仲淹在后世留下的唯一污点,那便是被大汉奸范文程单方面的认了祖宗。

    不知为何,一看到这个名字,刘禅脑海里自动脑补出: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话说回来,范仲淹的变法,在出发点上,与所有改革大家一样,都是为了解决朝廷财政不足的问题。

    纵观历朝历代,要解决此问题,本质上来说只有两个办法,那便是开源与节流。

    而范仲淹在两者中选择了节流。

    且他的手段却比较极端,直接从既得利益群体的根本下手,裁减三冗:冗(rong)员、冗兵、冗费。

    此举遭受到当时北宋整个官僚阶层的抵制。

    裁减三冗,也就是整顿官僚体系,减少不需要的官员和士兵数量,从而达到节省财政支出的目的。

    有宋一朝的官民比例,巅峰时大概达到了1:900,堪称封建王朝之最。而如今大汉的官员比例大概是1:3000+。

    范仲淹裁减三冗的变法改革,刘禅眼下是用不上了。

    当下大汉所拥有的理政官员,刘禅自己都觉的不够用,更别说再去裁剪。

    还是那个事:并非刘禅不愿从小民百姓中挑选官员,而是这时代小民百姓根本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人才。

    刘禅也不是没有看过,普通百姓家的一个成年男子,四个数值中能有一项超过30,已是极为优秀了,大多数百姓的数值只在10-20之间,还有不少个位数的。

    若让此等层次之人入衙门为官,那不是儿戏吗?

    所以,归根结底,民间教育的推行必须要做!

    他刘禅若不做,那么他的后人就要做,总要有一代人,敢为天下先。

    总之一句话,此乃一个民族发展必然要行之事。

    ……

    方才,长安那边的锦衣卫送来情报。

    将日前宋濂三人上门找寻狄仁杰的所有对话,详细的记录在册,交与刘禅查看。

    刘禅看了几人的对话内容后,也并未生气。

    怎么说呢……政治不是非黑即白,政治也不是打打杀杀,因时因事,看你怎么选了。

    所谓政治,说到底就是‘折中’与‘妥协’,一个回合制的游戏。

    大家都身处在这个权力场,哪怕你是九五至尊的帝王,也要遵守规则。

    ……

    刘禅并不恼,站在宋濂、蒋琬的角度上,他们说的也是对的。

    无他,时代所限!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委婉的说就是:希望百姓保持质朴、减少欲望和思考。

    而后秦商鞅又提出驭民五术:“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

    这个观点的提出,距今已五百多年。

    五百多年的时间,足够使一些思维固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