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到目前为止,这确实是一艘优秀的船。
对比同类船只来说。
但有点偏科了。
航速快固然重要,但火力仅仅只有9门305毫米舰炮的话,就有点对不住这个吨位和航速。
如果进步到超无畏舰时代,那这个船就只剩下航速能看了。
“这么大的船,这么长,完全能放得下4座炮塔,为什么不呢?”
汤潇逸问道。
郑尚青松了口气,刚刚汤潇逸皱眉他还以为咋了呢:
“陛下,这艘船在设计时我们考虑了帝国目前宽阔的海疆,所以对航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至少需要能够不用中途补给,直接从兰芳航行到檀香山,并保持进行一场激烈海战的能力。”
“所以必须做出取舍。”
汤潇逸摇了摇头,能单刀赴会固然好,但太刻意追求航程而降低了潜力,有些舍本逐末了。
“改成四炮塔型号,12门305毫米舰炮或者8门356毫米舰炮都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处于一线战舰的位置。”
郑尚青点了点头,这一点并不算难,因为舰体真的很大。
对航程要求不那么苛刻的话,可以削减燃料舱的空间,甚至于,让水兵们挤一挤,空间就有了。
那样的战舰自然能够放下4座炮塔。
至于火力,虽然305毫米舰炮都没影,但这是放眼未来嘛,不影响。
“防护方面,主装甲带250毫米,甲板装甲采用多层甲板结构,总装甲厚度80-100毫米。”
“另外在重要部位如弹药舱、炮塔正面、司令塔等部位,将装甲加厚至300毫米。”
“足够应对305毫米舰炮在战斗距离上的正常炮击,对于356毫米舰炮的防御能力,还没有进行过论证。”
毕竟还没有356毫米采用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的舰炮,黑火药和无烟火药就是两种东西。
使用不同火药的舰炮的初速和射速都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305也没有,设计局是按照华夏帝国305毫米预开发的参数指定的装甲防御参数。
“另外为了鱼雷艇、驱逐舰的威胁,战舰还装备了12门76毫米舰炮,8门120毫米舰炮作为副炮。”
“副炮火力弱了些,但与巡洋舰一起行动,能有效弥补。”
汤潇逸点了点头,问出了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能造吗?”
郑尚青犹豫了一下,狠狠点头:
“目前有两个船坞能够建造这样的船只,技术上虽然接近极限,但理论上可行。”
“只是……”
“别只是了,回去进行设计吧,两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