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 第388章 致远号重巡洋舰

第388章 致远号重巡洋舰(2/3)

此之外只有个壳子,要慢慢舾装。

    这次采用的动力系统是全新的技术,下水时的1号舰完工进度也就那样。

    甚至甲板上还有许多坑洞,那是预留来吊装各种设施设备的。

    “动力系统得到验证后,其余三艘船的进度也跟了上来,不过受限于锅炉和蒸汽轮机产能,进度不一。”

    “1号舰和2号舰预计能在1900年初完成全部建造工作,3号舰也许要到6月,4号舰的话,最快也得9-10月。”

    “不出意外的话,基本能保证在1900年交付四艘大型战舰,到时候我们的力量会比之前更强。”

    李和想到了这中间一年多甚至接近两年的空窗期。

    又想了想,华夏帝国海军目前的力量是挺弱的,但也要看和谁比,在哪儿比。

    在远东,虽然战列舰只有两艘,但整体实力并不差。

    近岸防御总没问题。

    汤潇逸点了点头,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虽然耗时三年多,但毕竟是大船。

    工作量不是二三百吨的驱逐舰能比的。

    造船是个系统工程,他并没有预计到战争的到来,自然也就不急于求成。

    想到这些,汤潇逸的眼皮子跳了跳。

    嗯,是右眼。

    首先声明,汤潇逸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但是众所周知(他自己),他是穿越者,穿越都出来了,还不兴有点命运的提示吗?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汤潇逸也决定给自己上一个保险:

    “对于超级战列舰的设计,设计局准备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方案?”

    郑尚青有些惊讶的和李和对视了一眼,然后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关于新式战列舰计划的论证工作比较庞大,我们也难以确定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如何。”

    “所以,我们以您的指示为蓝本,分多个小组进行设计,近期有个进入讨论的方案。”

    郑尚青不太自然的摸了摸鼻子,倒不是工作原因,而是他觉得这太巧了。

    这份方案在设计局都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只不过海军很喜欢,所以还没被淘汰掉。

    对的,淘汰掉,郑尚青觉得这个方案好是好,就是太好了,对船厂的要求拉到了极限。

    万一船厂出个小问题,也许就会变成大灾难。

    所以,郑尚青准备淘汰掉,或者说先封存。

    而现在,汤潇逸提起来这件事,郑尚青还以为是汤潇逸安插在设计局的人手想他汇报了这事儿,并对此表示不满。

    “最初蓝本是标准排水量吨左右,航速24节以上,火力为9-12门305毫米舰炮。”

    “新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排水量,以达到我们能做到的极限水平。”

    “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

    “采用长艏楼船型,舰长 191 米,舰宽米,吃水深度 9 米。”

    “这种尺寸和船型设计,既能保障舰体内部有足够空间容纳武器、动力系统,又能给船员提供较好的生活设施。”

    “长艏楼船型可提升舰首干舷高度,有效减少恶劣海况下的上浪情况,同时也为武器装备的布置提供了良好基础 。”

    “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蒸汽轮机提供动力,这一设计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通过,也是因为我们的重巡洋舰还没服役。”

    “臣原本打算等重巡洋舰完全服役后,看一下动力系统的工作情况再做打算。”

    “采用16座帝国二年乙型大型油煤混烧锅炉,搭配4台帝国元年甲4型战列舰用大型蒸汽轮机。”

    “理论上能提供轴马力的澎湃动力,预计能达到26.5节以上航速。”

    这个速度放到其他战舰倒是没啥,但这是战列舰,这个速度都比此时的巡洋舰快了。

    所以郑尚青才拿不准,不敢上手。

    毕竟一艘战列舰,动辄几百万的造价,万一有问题,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看多了大数字也许没什么感触,这么说吧,一百万两,能养一个陆军师。

    一艘战列舰的造价,就能养好几个师,而战列舰本身也是要花钱的。

    海军是烧钱的,大部分小国别说造了,给他一艘主力舰,也许就能拖垮他的海军甚至财政。

    例如当前的东瀛,被四艘战列舰拖的半死不活的。

    放弃吧,不甘心,继续养下去,也看不到头。

    “武器系统采用三联装方案,三座三联装炮塔前一后二沿中轴线布局。”

    “之所以如此布局,是为了稳定重心做出的妥协。”

    “火炮采用305毫米45倍径舰炮,这个口径我们目前还没取得突破,加工难度较大。”

    “另外,我们的产能也不太够,如果要制造305毫米舰炮,必须再扩大工厂规模,或者停掉部分项目。”

    汤潇逸眉头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