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虚实变化,要求以“至实击至虚”。他的战争实践也体现出这一点。如对孙、刘集团作战,或东攻西守,或东守西攻,皆依实际情况,将优势兵力集中于一方,形成“至实”态势。同时,常以分散、分化敌军的策略,致其“至虚”,从而各个击破。在中国军事史上,他以“诡诈”着称。[
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陈寿认为他能够成就伟业,“惟其明略最优也”。其《孙子注》对后世兵学有深远影响。但有时他强调刑罚过度,并且也有袒护失察之处,这是其思想的局限性。[
经济
施行屯田,改革户籍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采纳枣祗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短时间内就使地方“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自述道:“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