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叫什么事啊?
赵知县捏着那份由钟离珏亲自送来、并附有盖着钟离老太傅私印的信,只觉得薄薄一页纸重逾千斤,额头冒出细细冷汗。
那左手虎口有两颗痣的人,竟然是那位京中钟离侍郎夫人、姚氏娘家的管家姚忠,这哪里是寻常的歹人见财起意或私人恩怨?
这分明是涉及高门后宅阴私、继母娘家买凶谋害嫡子的惊天大案!
赵知县只觉得头皮发麻,眼前一阵发黑。
他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何德何能卷入这等旋涡之中?
一边是钟离老太傅的嫡孙、险些丧命的苦主,另一边是京中高官夫人的娘家,哪个都不是他能轻易开罪的。
但案情重大,苦主身份特殊,他岂敢隐瞒不报?
更何况,钟离少爷将线索指得如此明白,还有老太傅私印,背后岂会没有钟离老太傅的授意?
这分明是要将事情捅上去,借府衙力量来查办!
青州新任知府看完赵知县送来的呈状,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姚家是青州富绅,虽无高官,但财力雄厚,盘根错节,如今更牵扯到京中的钟离侍郎府!
这案子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天大的麻烦。
但钟离老太傅虽致仕,余威犹在,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其嫡孙在青州地界上险些被谋杀,若置之不理,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查!”知府咬牙,从齿缝里挤出一个字,“但要秘密地查!务必拿到铁证!没有确凿证据之前,绝不可打草惊蛇!”
于是,一场悄无声息却紧锣密鼓的调查在青州府城展开。
凭借钟离珏提供的精准特征和姚忠并不算隐秘的行踪,官府很快便暗中取得了姚忠的指纹画押,与钱四、汪顺口供中描述的交接银两之人的细节、以及残留的物证进行比对。
铁证如山。
确凿的证据链被秘密呈送京城,摆在了钟离长风的书案上。
京中,钟离侍郎府。
钟离长风看着来自青州的密报和证词,脸色铁青,浑身发抖,不是气的,是后怕和难以置信。
他从未想过,平日里温婉顺从、将后院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继室姚氏,其娘家竟敢做出如此胆大包天、骇人听闻之事!
买凶杀害他的嫡长子?!
姚氏知不知道?
还是她的主意,想为她两个孩子铺路?
钟离珏丝毫不关心自己父亲知道真相后会如何处理,要不是他们逼他,他压根不想将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只要他们不来打扰他就行了。
将那些纷扰彻底抛诸脑后,钟离珏更加潜心于学业。
他知道,唯有功成名就,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守护想守护的人。
云家的生意则在云洛曦的指点和家人的努力下越发红火。
“云记食肆”成了春风镇乃至信阳县的一块金字招牌。
那独特的麻辣鲜香和各式新奇小吃、饮品,吸引了无数食客,甚至有人不远百里从府城赶来,就为尝这一口鲜。
云家的生意在云洛曦的指点下,并未止步于此。
她见食肆生意稳定,便又陆续推出了“云记糕点铺”和“云记卤味坊”。
糕点铺里的蛋黄酥、雪花酥、各式精致的中式点心,用料扎实,造型别致,甜而不腻,迅速成为镇上小姐太太们的心头好,也是走亲访友的体面礼品。
卤味坊更是将云家秘制的卤汤发挥到极致,卤制的鸭脖、鸡爪、豆干、藕片等,香辣入味,回味无穷,成了男人们最好的下酒菜,不过大半日便销售一空。
云洛曦并未满足于此。
她又琢磨着开了“云记杂货”。
杂货铺里的货品,并非寻常之物,尽是云洛曦凭着超越时代的见识,结合当下条件,指点村里巧手们制作的新奇实用之物。
轻便结实的折叠马扎、带保温棉套的多层食盒、花样繁复的头绳发带、憨态可掬的布艺玩偶……
每一样都透着巧思,实用又有趣,价格还公道,迅速风靡了春风镇乃至周边村落。
这不仅给云家带来了滚滚财源,更关键的是,许多制作工序被云洛曦分解开来,交给了大河村里手巧的妇孺和老人,让她们足不出户便能赚取一份稳定的收入。
云家定期上门收货,现银结算,从不拖欠。
如此一来,云家在大河村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昔日或许还有零星的眼红与闲话,如今早已被由衷的感激取代。
家家户户的日子因着云家提供的活计而宽裕起来,饭桌上有油腥了,孩子能穿上新衣了,甚至还能攒下些银钱翻修房屋。
云家小院门口,时常会悄无声息地多出一篮子还沾着露水的鸡蛋、一把鲜嫩的蔬菜、或是几条活蹦乱跳的河鱼。
云家人三番五次推辞,却架不住乡亲们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