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成了传说

第五百三十六章 成了传说(2/3)


    李承乾道“你要不去你外公家住一些时日?”

    於菟不悦道“武功县的人都不灵醒,儿臣不愿与他们走动,近来儿臣与舅爷学用人识人。”

    太子的舅爷就是当今长孙无忌了。

    李承乾揣着手道“这孩子跟朕一样,与舅爷亲。”

    苏亶还是面带笑意,神色上颇有些看到大外孙就心满意足的神情。

    李承乾又道“你也要去崇文馆走动,多去看看崇文馆的学识。”

    “儿臣懂得,上官老师会带儿臣去的。”

    苏亶忽然觉得陛下让上官任太子的舍人,实在是太英明了。

    宫里的午宴依旧很丰盛,难得的是今天舅舅也在。

    宴席上,父皇与母后坐在上座,李承乾与一众兄弟姐妹坐在一起,众人说笑话今年的事。

    东阳一直没想着嫁出去,她到了这个年纪,父皇与母后倒也不着急了,大有一种随着她的意思。

    饭后,李承乾坐在太液池边钓鱼,瞧着这里的景色十分惬意打了一个哈欠。

    “皇兄?”

    听到身后的话语,李承乾道“东阳啊。”

    东阳双手背负,笑着道“孙神医又回来过了。”

    “他老人家什么时候回来的?”

    “夜空异象的那晚,孙神医就在妹妹的医院,他老人家说如此异象必是有人作祟。”

    李承乾心虚的一笑,果然还是被老神仙看穿了。

    有些事啊,出现一次在人云亦云时就会成为传言,传言的年月久了就会成为传说,但是某一样东西它三番五次的出现,不仅会让它变得不再稀奇,甚至会被人看穿。

    永远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李承乾也不知道自己的把戏可以持续多久,大不了以后不用了,干脆就此失传,等以后人们再发现其中奥秘,总会被证实的。

    东阳的心思都放在了事业上,她主持着关中最大的医院,这座医院有数百名大夫,而且还能时常支应军中。

    李承乾问道“今年你们医院发往南诏的人手有多少?”

    “不多,十余人吧,算上各地召集的医者,在南诏的医者该有百余人了。”

    “派去的医者也不少了。”临川恰巧出现。

    “你们北苑如何?”

    听皇兄一问,临川又道“北苑没多少人,还是老样子,我们的学识寻常人不一定学得会。”

    东阳道“正常孩子的基础,是学不会的。”

    都是从东宫出来的,东阳与临川,乃至李丽质的学识都是东宫学来的。

    只能说有些基础或者思维能力,东宫的兄弟姐妹与寻常人之间是有区别的。

    那这个区别究竟有多大,李承乾也不知道。

    今年的正月很平静,直到正月初八刚过的这天,裴行俭与薛仁贵,刘仁轨回到了长安城。

    一起而来的还有一个塞人王,这个塞人王给天可汗带来了十车金子。

    正月初十的这天,梁建方大将军也回到了长安城。

    关中又下起了雪,王玄策就住在朱雀大街东市边上的一处宅邸,天竺女王正在与一个妇人讨教着唐人的妆容。

    王玄策懒散地出了家门,就去找了蒋师仁。

    蒋师仁在左领军任职,见到王玄策平安回来,他笑得合不拢嘴。

    当年蒋师仁身为副使与王玄策一同前往天竺,被天竺人拿下,又从牢狱中逃出来,拉起一支兵马活捉了阿罗那顺,那是他在长安城能吹一辈子的大事。

    蒋师仁早就听说葱岭的大胜,又听到王孝杰远征大食,迟疑道“那小子还年轻,怎么就要去远征了?”

    “他说好不容易走这么远,不杀个够本没脸回长安,要再去夺下几座城才回来。”

    王玄策给彼此的碗中倒上酒水道“他若想回来,什么时候都可以回来。”

    正说着,见到一双大手夺过了酒碗,王玄策神色不悦地抬头看去,见到了薛仁贵,当即换上了笑脸,“薛将军。”

    薛仁贵将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问道“那个吐蕃老者,死了?”

    王玄策颔首道“我亲自给他下葬的。”

    薛仁贵坐在一条板凳上,手掌在膝盖上一拍,“某家在途经沙州时遇到了禄东赞,听他说了这个消息,没想到……”

    裴行俭快步走来道“薛大哥,听说了吗?兵部要做一件大事。”

    “嗯?他们要做什么大事?”

    裴行俭压低嗓音道“我也是听狄仁杰说的,他说兵部要管着我们军中,还要募一群年轻的学子进入军中,这一次该有三千余人。”

    蒋师仁道“往年崇文馆去军中的学子也不少。”

    裴行俭摇头道;“这一次不同。”

    不良人的消息是最多的,狄仁杰与不良人走得近,他的消息肯定不会错。

    这个新年兵部与崇文馆的官吏根本就没有休沐,而是过了初一之后,一直在忙碌走动。

    还有很多的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