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明末:边军不退 > 第1088章 岳家子孙

第1088章 岳家子孙(2/2)

了他也得让三分。

    原本是类似于钦差一般的临时职位,可是随着明朝文官集团的做大,布政使和按察使开始对都指挥使有些不屑。都指挥使搞剿匪,布政使不肯给粮草,按察使又要指手画脚,三方不合作,最后倒霉的就是百姓。

    这种情况下,大明中央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种“救急”的办法,派遣中央的特派员到地方来协调事务,这个特派员就是巡抚。

    举个例子,明初,太子朱标曾以巡抚身份巡视陕西,考察西安作为新都的可行性。后来,水灾、匪患等问题层出不穷,朝廷派出巡抚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到了永乐年间,巡抚不再只是临时的特派员,逐渐变成了地方上的常设官职。这时候的巡抚,不再只是“临时工”,而是直接取代三司,成为地方军政大权的掌控者。

    所以按理来说,位次最高的是巡抚,下一等的是左右布政使,至于都指挥使,至少要排在七八名开外了。

    可是在陕西布政司衙门中,坐在巡抚下位的第二人,竟然就是都指挥使。

    原因很简单,除了这指挥使是朱由校钦点的之外,还因为这指挥使特别的身份。

    他不止是原山海关总兵吴官的义子,更是南宋岳武穆的后人。

    岳飞在明朝是什么地位?

    岳飞形象被神化、地位达到顶峰的时期就是明朝,其民族英雄符号被官方和民间共同强化。

    首先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驱逐鞑虏”为口号建立明朝,将岳飞视为反抗外族的象征。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岳飞配享太庙,并亲题匾额表彰其功绩。

    朝廷在岳飞忌日派遣使者祭奠,并沿用南宋追封的“鄂王”爵位,尊称其为“宋少保鄂国武穆王”。明末更将其神格化为“三界靖魔大帝”,与关羽并列。

    岳飞不仅是武将,其诗词(如《满江红》)和结交文人的特质,深受明代士大夫推崇。明宣宗也曾作诗赞颂岳飞。

    民间更是将岳飞奉为神明,岳庙数量激增,形同关帝庙。官方也认可这一现象,甚至加封神号,使其成为“忠勇廉洁”的道德楷模。

    也就是说,在明朝,岳飞的地位直追关羽。

    而现在的陕西都指挥使岳阳,就是岳飞的第十八世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