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最引爆全国舆论,让无数人感觉自己的智商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无疑还是那个在物理实验考场上“手搓微型马赫环”的惊天神迹! 当那段由考场监控和助理考官拍摄的、虽然经过了模糊处理但依旧能清晰看到关键画面的视频片段,通过某种“不可描述”的渠道,在网络上悄然流传开来后……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视频中,秦风那行云流水般的操作,那自信从容的神态,以及最后那碳棒尖端绽放出的淡蓝色光晕和空气中肉眼可见的透明涟漪……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记无情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所有质疑者的脸上! “卧槽!卧槽!卧槽!这是真的?!我眼睛没瞎吧?!” “旧电池、破导线、几根漆包线……就这些玩意儿……他……他真的弄出了……马赫环?!” “虽然看起来很微弱,跟战斗机那个没法比,但……但这原理……这现象……绝对是马赫环的雏形啊!” “我的天!这已经不是物理实验了!这是魔法!这是黑科技!这是对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公然挑衅啊!”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手机……我告诉她,我在瞻仰神迹!” 无数物理爱好者、科研工作者、乃至吃瓜群众,在看完这段视频后,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三观重塑之中。 一些知名的物理学教授和科普大V,也纷纷下场,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对秦风的这个“实验”进行解读。 但他们越是解读,就越是心惊,越是发现其中的不可思议之处! “从理论上讲,利用瞬时强脉冲电磁场,在特定介质中引发能量密度突变,从而产生类似激波的视觉效应,并非完全不可能……但……但这需要的能量控制精度、电磁场构建技巧、以及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根本不是一个高中生,甚至不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学博士能够掌握的!尤其是在如此简陋的实验条件下!”一位中科院的物理学研究员,在匿名接受采访时,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困惑。 “如果这段视频是真的……那么,这个名叫秦风的少年,他对物理学的理解,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我们难以想象的高度!他或许……真的触碰到了某些……我们尚未发现的物理学规律!”另一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学界泰斗,在反复观看了视频数十遍后,给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推断。 一时间,“手搓马赫环”成为了全国最热门的科学(玄学?)话题。各种关于其原理的猜测、分析、甚至……模仿实验(当然,大多以失败告终,甚至引发了不少小型安全事故),在网络上层出不穷。 秦风,也因此被无数网友冠以了“人形自走高达驾驶员”、“考场炼金术士”、“物理学扫地僧”、“被高考耽误的诺贝尔奖得主”等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称号。
满分作文!数学新解!手搓马赫环!
再加上那张750分满分、科科逼近理论极限、评语堪称“封神”的高考成绩单!
秦风,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江城少年,在短短的两天之内,便以一种近乎“病毒式传播”的速度,成为了整个华夏大地家喻户晓的“超级网红”和“国民学神”!
他的名字,他的事迹,他的“神之答卷”,如同燎原的星火,点燃了每一个华夏人心中的那份对“天才”的向往,对“奇迹”的渴望,以及……对“学霸”那深入骨髓的崇拜!
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秦风热”。
学生们,将秦风的海报(虽然大多是p的)贴在床头,日夜膜拜,希望能沾点“学神”的仙气,期末考试多考几分。
家长们,则将秦风的“事迹”当成了教育子女的“最新版鸡汤”,天天在饭桌上念叨:“你看看人家秦风!再看看你!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人家怎么就能手搓马赫环,你连个灯泡都换不好!”搞得孩子们压力山大,纷纷表示“我太难了”。
老师们,则将秦风的“答卷”和“语录”(大部分是媒体杜撰的)当成了最新的教学案例和“心灵鸡汤”,在课堂上反复引用,试图从中总结出什么“秦氏成功学”和“学神培养秘籍”。
甚至,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也开始疯狂蹭起了秦风的热度。
某房地产公司,打出了“入住学神小区,与秦风为邻,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广告。
某旅游景点,推出了“秦风状元祈福游”线路,声称在该景点拜一拜,就能获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