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史上最贪崇祯 > 第294章 徐光启借书成圣,钦天监内魑魅魍魉

第294章 徐光启借书成圣,钦天监内魑魅魍魉(1/2)

    田地的另一边,老态龙钟徐光启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田间一把土一把泥又一把屎的研究高产良种以及小麦的增产方法。

    学生韩霖陪伴左右,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不远处,全副武装的内卫正在警戒。

    “老师,您被软禁这么长时间,咱是时候回老家了…”

    徐光启正在培土,闻言抬起头,用浑浊的眼睛四处看了一眼,见远处的内卫没有什么异样,这才压低声音开口:

    “是不是我那门生张溥又要有什么动作了?”

    韩霖借着插苗,靠近徐光启一些,这时也压低了声音:

    “是的,尊主传来消息,说张魁首正在开展谋划,想要让这天变一变。尊主让各路大神都全力配合呢…”

    徐光启手指间搓着一些粪便,浑浊的眼神中露出一丝精光:

    “你怎么看?”

    韩霖摇摇头,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以现在的情况…难。风暴将至,此中凶险难测,学生以为,安全起见,咱还是先回去静观其变,万一出了岔子,也好做些弥补…”

    徐光启脸上无悲无喜,将手中晒干的粪便搓碎,撒入面前的幼苗之中,整个人再度陷入沉默…

    正在这时,徐光启的外甥陈于阶满脸兴奋的跑了过来…

    “舅父…舅父,大喜事!《农政全书》的手稿已经全部校验完毕,终于可以成书了…

    侄儿去问了《大明时报》总管袁枢袁大人,他说只要舅父您点头,本局随时可以为您刊印…”

    韩霖听完,立马就朝着徐光启一拜。

    “恭贺老师,完成三不朽成就之立言。从此以后老师必将青史留名,流芳千古…”

    (古人追求的三不朽成就:立德、立言、立功。古代文人讲究内圣外王,对自己的内心以圣人的标准作为标准,谓之“立德”。

    以帝王之业去推行圣人之道,这是文化人的最高理想,因此,对社会行以王道,谓之“立功”。着书立说,谓之“立言”。)

    徐光启浑身微微颤抖,用刚刚搓屎的手抚着自己的胡须,整个人都飘飘然了。《农政全书》集齐了他的毕生心血,是徐光启的成圣之基。

    如今着作已成,只待成书之后,稍加宣传,他便可以立地成圣,这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啊…

    “好好好…瞻一啊(陈于阶的字),好样的。你马上再跑一趟袁枢那里,请他帮忙刊印成书。老夫这便回去,撰写奏疏呈报陛下…”

    陈于阶亦是满脸兴奋,他跟随在舅父身边学习多年,不但通晓天文,还熟知西方使用枪炮的秘密,精于城防。

    这几年,徐光启越发老迈,便将《农政全书》的收尾工作交给了他,如今巨着大成,岂有不开心的道理。

    “是,舅父,我这就去…这就去…”

    多年以来,为了考证《农政全书》中的各项技术,徐光启只能不断摸爬于最底层,整日与腌臜之物打交道。现在着作已成,他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

    看着陈于阶飞速的走远,徐光启感觉自己的胡子黏糊糊的,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洗手,脸上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嫌恶。

    “韩霖啊,准备准备,该回松江老家了…”

    “是,老师…”

    …

    钦天监。

    监正杨汝常精通卜算,风水堪舆。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真正的一代国师。此时的杨汝常,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看不出这老登究竟有多少岁。

    钦天监监正房间中,此刻空无一人,杨汝常手指不停的走动,似是在推算什么。忽而眼眸一睁,笑了起来…

    “升卦·初六…允升,大吉…好好好…”

    其孙杨利贞立于杨汝常之侧,见状有些奇怪。

    “爷爷,什么大吉?您前些日子说要离开这里,咱们什么时候走?”

    杨汝常瞥了孙子一眼,有些不满道:

    “走什么走,谁说要走了?爷爷身为国师,大明钦天监监正,陛下没让咱们走,咱们怎么能走?”

    杨立贞听完直翻白眼,明明是爷爷一直念叨着大明没救了,得赶紧与其切割,离开这里。这会儿又改口不认账了…

    “爷爷…您可是国师,怎么这样啊…”

    听着孙子的话,杨汝常胡子颤颤,睁着眼睛说瞎话…

    “国师怎么了?爷爷就是一个臭算命看风水的糟老头子,就不能算错了?反正,咱们现在不能走了…”

    杨立贞闻言眼眸瞬间亮起…

    “那爷爷,孙儿是不是能出世了?”

    杨汝常冷哼一声:

    “如今这钦天监除了你我祖孙二人,全特么是二五仔。咱还需小心应对,蛰伏以待良机…”

    杨立贞对爷爷的话不以为然,不禁嘟囔起来:

    “爷爷您是不是老糊涂了,这钦天监里全是学通古今的学者,还有那西洋人,精通天文地理,而且孙儿观他们为人都很和善,哪有您说的这么不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