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 第49章 全胜这家伙,真是太有面儿了

第49章 全胜这家伙,真是太有面儿了(1/2)

    车厢里拥挤不堪,汗味,烟味和方便面的味道交织在一起。

    王全胜三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位置坐下。

    他们一身笔挺的军装,胸前挂着军功章,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引来不少好奇和敬佩的目光。

    对面一个看起来三十来岁,面容沧桑的老兵呷了口浓茶,瞥了他们一眼,忽然开了腔。

    “我说小兄弟,看你们这样,是刚退伍吧?”

    “是啊,老班长。”王全胜客气地应了一声。

    那老兵嘿嘿一笑,指了指王全胜胸前那枚闪亮的二等功勋章,压低了声音。

    “听哥一句劝,赶紧找个厕所,把这身皮换下来,奖章也收好。”

    贾金一愣,脖子一梗。

    “为啥?我们是光荣退伍,穿着军装怎么了?”

    老兵嗤笑一声,眼神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通透。

    “光荣是光荣,可架不住有人眼馋,有人想占便宜。你们穿着这身,就等于在脸上写着我是好人,快来使唤我。”

    “这一路上,那些有手有脚的大老爷们,提个行李、抱个孩子,都得找你们。让你让个座,让你帮个忙,你好意思不答应?”

    “到时候,有你们受的。这不是光荣,是吃闷亏!”

    一番话,浇醒了三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王全胜心里一凛。

    重生一世,最懂人情世故的复杂。

    这老兵说的,是糙理,更是至理!

    荣誉是穿给懂的人看的,不是拿来给陌生人消费的。

    “多谢老班长指点!”他立刻起身。

    “贾金,走,换衣服去!”

    三人挤进狭窄的厕所,脱下军装,换上早已准备好的便服。

    再回到座位上时,他们就像三颗扔进人堆里的石子。

    火车哐当哐当,一路向西。

    在徐州换车时,夜色已深。

    王全胜站在月台上,看着南来北往的列车和行色匆匆的旅客,心中感慨万千。

    前世,他也是这样在无数个深夜里奔波,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一个模糊的未来。

    而今,他怀揣着整个时代的蓝图,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在通往未来的节点上。

    这感觉,既陌生,又无比踏实。

    回到车上,已无座位。

    三人干脆就在两节车厢连接处的桌板上趴着,沉沉睡去。

    第三天中午,火车终于在一声悠长的汽笛中,缓缓驶入了古城西安的车站。

    “我的娘!可算到了!”贾金伸了个懒腰,浑身骨头都在嘎巴作响。

    “全胜,咱们是直接转车回县里,还是……”

    “不急。”王全胜看着站外繁华的景象,眼中闪着光。

    “来都来了,怎么也得逛逛这十三朝古都,给家里带点西安特产回去!再说,我得去给沈才家里送点东西。”

    贾金两人一听能逛省城,顿时来了精神。

    回凤阳县的汽车站就在火车站附近。

    三人打听了一下,找了个最便宜的招待所住下,一人一块五一晚。

    放下行李,买好第二天回县城的车票。

    王全胜便提着一包从部队带来的特产,跟贾金他们分开了。

    “我办完事就回来找你们,你们先逛。”

    按照沈才信里给的地址,王全胜找到了铁路家属楼。

    红砖砌成的苏式小楼,在当时看来,已是相当气派的居所。

    他找到沈才家的单元门,整理了一下衣领,礼貌地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穿着铁路制服,面相忠厚。

    “同志,你找谁?”

    “您好,请问是沈才家吗?我是他在部队的战友,王全胜,受他所托,给家里捎点东西。”

    王全胜微笑着,递上了手里的包裹。

    男人一听是儿子的战友,一把将王全胜拉了进来。

    “哎呀!是全胜啊!快进来!臭小子信里没少提你!”

    这人正是沈才的父亲,杨有才。

    “老婆!儿子的战友来了!赶紧多炒两个菜,我今天要跟全胜好好喝两杯!”

    杨有才对着厨房大声嚷嚷。

    一个系着围裙的阿姨拿着锅铲从厨房探出头来。

    看见王全胜,笑得合不拢嘴。

    “哎呦,长得可真精神!快坐,就当自个儿家,别拘束!”

    这位正是沈才的母亲,秦丽丽。

    她手脚麻利地给王全胜抓了一大把瓜子花生,又风风火火地回厨房忙活去了。

    很快,一盘凉拌猪耳朵,一碟花生米就端上了桌。

    杨有才拧开一瓶西凤酒,给两人都满上。

    “来,全胜,咱们爷俩先走一个!”

    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

    杨有才听王全胜说了立功和退伍的事,不住地拍着大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