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推背镇守使 > 第145章 专家小组

第145章 专家小组(2/3)

语”,都仿佛在提醒他——绝对的“干净”或许并不存在,只是以他目前的能力,还无法察觉到那些更隐蔽、更深的“残留”或“本土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昆仑的水,比想象得更深。

    回到据点,李炫向王队长汇报了“一无所获”的勘察结果,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灾害意外摧毁一切”的结论。

    王队长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觉得在情理之中,便不再纠结峡谷,将精力继续放在周边区域的巡逻和据点建设上。

    李炫则以“研究需要”为由,从据点的装备库里申请了一套小型的、高灵敏度的能量场波动记录仪和一套地质采样工具(包括可钻取岩芯的小型钻机),并要了一间更偏僻安静的储藏室作为临时工作室。

    他的理由很充分:试图捕捉昆仑山区域可能存在的、特殊的地磁和能量微波动模式,并采集不同区域的深层岩样进行对比研究。

    王队长爽快地批准了,并叮嘱他注意安全。

    接下来的几天,李炫表现得像一个沉迷于研究的学者。他每天都会外出,有时跟随巡逻队,有时单独行动(在得到王队长批准并保证不离据点太远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地点部署能量记录仪,采集岩石和土壤样本。

    但他的行动轨迹,有意无意地,总是在靠近迷魂凼的外围区域徘徊。

    他部署的记录仪,重点监测方向也是迷魂凼。

    他采集的样本,也更多来自迷魂凼方向的岩层。

    他在一点点地、不引人注意地收集着关于迷魂凼的数据,感受着那片区域散发出的、越来越清晰的陈旧怨念与地质阴冷混合的独特“气息”。

    那种“低语”始终存在,时强时弱,但从未间断。它像是一种永恒的背景音,回荡在那片扭曲的冰塔林和深不见底的冰裂缝之中。

    通过几天的初步监测和数据收集,李炫发现了一些规律:

    迷魂凼的能量场并非混乱无序,而是有一种奇特的、缓慢而沉重的“节律”,如同一个巨大无比的心脏在极其缓慢地跳动,或者说是…整片区域的地脉在以一种扭曲、痛苦的方式“呼吸”。

    那种“陈旧怨念”低语,与这种地脉的“痛苦呼吸”高度同步。当地脉“吸气”时(能量场向内收缩),低语变得清晰,压抑感增强;当地脉“呼气”时(能量场微弱外放),低语减弱,但会带出更浓郁的阴冷死寂之气。

    这种波动会影响人的精神。即使在远离迷魂凼的据点,在特定时间(通常是深夜地脉“呼吸”最深沉时),一些灵觉稍强的队员也会反映睡眠不好、多梦、心慌。而靠近迷魂凼的区域,这种影响呈指数级增强,足以产生幻觉和精神错乱。

    电子设备确实会受到干扰,但这种干扰更像是被一种强大的、扭曲的自然磁场所影响,而非幽冥邪气那种带有主动侵蚀性的能量破坏。

    所有这些特征都指向一个结论:迷魂凼的问题,根源很可能在于地脉!

    是那片区域的地脉,在古老的过去可能遭受过某种巨大的创伤(比如远古时期剧烈的地质变动、陨石撞击,或者…某种不为人知的超自然事件),导致地脉本身发生了畸变和淤塞,如同人体内一处永远无法愈合、还在不断渗出毒液的坏死伤口。

    这畸变的地脉,经年累月地散发着负能量,吸收并融合了可能死在那里的生灵的怨念(比如失踪的地质队员、古代的商旅、战败的军队等),最终形成了现在这种地脉怨气混合体,一种几乎与地形融为一体、极其顽固的“环境诅咒”!

    它不像幽冥邪气那样是“外来入侵病毒”,更像是这片土地自身生的“一场漫长的、冰冷的癌变”!

    这个发现让李炫心情更加沉重。

    对付外来邪气,或许还有办法驱逐、净化。

    但对付这种与地脉本身深度绑定、历经无数岁月形成的“癌变”,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可能不仅无法“治疗”,反而会刺激它,引发更大的灾难!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连九菊一流那种疯狂的组织,似乎也没有轻易去触碰迷魂凼的原因——他们或许知道那里更危险,更难以掌控,甚至可能反过来吞噬他们。

    而峡谷口雪堆里那一闪而逝的、带有幽冥气息的微弱波动,也让李炫有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猜想:

    迷魂凼这处“本土癌变”,会不会…正在缓慢地“吸收”或者说“消化”之前黄泉眼逸散出来的幽冥能量碎片?

    就像癌细胞会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来壮大自己一样?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意味着“天地自净系统”虽然抹除了最大的威胁,但却可能在无意中,给另一个更古老、更隐蔽的威胁,提供了微不足道、但或许关键的“养料”?

    这个想法让李炫脊背发凉。

    他立刻意识到,对迷魂凼的调查,必须更加谨慎,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他需要确认那种波动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其性质和强度。

    几天后,周卫国局长承诺的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