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恍然大悟,领命而去。
李炫回到内院,杨妃已换好出行装束,一袭素白长裙,发髻简单挽起,不施粉黛却更显清丽脱俗。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位看似柔弱的皇妃,昨夜竟能手刃数名刺客?
“娘娘。”李炫行礼,“臣已命人准备车驾,一个时辰后启程。”
杨妃微微颔首:“参军可有把握甩开那些尾巴?”
“甩不开。”李炫坦然道,“但臣发现,跟踪我们的几方势力并非一路,他们彼此间也在互相防备。我们若光明正大地走官道,他们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杨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参军好计谋。不过......”她顿了顿,“本宫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娘娘请讲。”
“昨夜那个逃走的弓箭手。”杨妃声音极低,“他的箭法,很像一个人。”
李炫心头一凛:“谁?”
“侯君集的义子,侯亮。”杨妃轻声道,“此人箭术超群,曾随侯君集征战西域,后来不知所踪。若真是他,恐怕......”
她没有说完,但李炫已明白其中凶险。侯君集虽死,但其党羽仍在。若这侯亮是为义父报仇而来,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臣会加倍小心。”李炫郑重道。
一个时辰后,车队整装出发。李炫特意让杨妃换乘了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混在队伍中间,而原本那辆华丽的凤辇则由两名侍卫护送,走在最前面作为诱饵。
“出发!”
随着李炫一声令下,车队缓缓驶出清风客栈。官道上行人渐多,有商队、农夫、僧侣,看似平常,但李炫敏锐地注意到,至少有十几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们。
车队行出三里,前方官道突然被一棵倒下的大树拦住去路。
“大人,有埋伏!”校尉警觉地按住刀柄。
李炫抬手示意队伍停下,目光扫过两侧树林。树影婆娑间,隐约可见人影晃动。他冷笑一声,高声道:“何方朋友拦路?何不现身一见?”
树林中一片寂静,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李炫向校尉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带着五名金吾卫上前查看。就在他们靠近大树时,异变陡生!
“嗖嗖嗖!”
数十支箭矢从林中激射而出!校尉早有防备,举盾格挡,箭矢“叮叮当当”地钉在盾牌上。与此同时,李炫已飞身下马,幽冥刃出鞘,刀光如练,将射向马车的几支箭凌空斩断!
“保护娘娘!”
金吾卫迅速结成圆阵,将杨妃的马车护在中央。李炫则如猛虎般扑入林中,刀光过处,三名弓箭手惨叫倒地。其余伏击者见势不妙,立刻四散逃窜。
“别追了!”李炫喝住欲追击的侍卫,“小心调虎离山!”
他走回官道,拔出钉在马车上的箭矢仔细观察——箭杆上刻着一个“侯”字!
“果然是侯亮。”李炫心头一沉。
校尉脸色铁青:“大人,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二次袭击了。照这样下去,我们恐怕到不了洛阳。”
李炫沉思片刻,突然问道:“前方可有岔路?”
“有。”校尉指着地图,“再行五里就是岔路口,一条继续走官道,另一条是通往蓝田山谷的小路。”
“走小路。”李炫当机立断,“官道太容易设伏,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校尉有些犹豫:“可小路崎岖难行,万一遇到埋伏......”
“正因为难行,他们才想不到我们会走。”李炫冷笑,“况且小路狭窄,一次只能容少数人通过,他们人多反而施展不开。”
校尉恍然大悟,立刻传令改道。
车队转向小路后,果然再未遇到袭击。狭窄的山路上,两侧都是陡峭山崖,根本无处设伏。李炫让杨妃下了马车,改乘一匹温顺的母马,由他亲自护卫。
“参军此计甚妙。”杨妃轻声道,“不过,他们不会就此罢休。”
李炫点头:“臣知道。但只要拖到天黑,王铁柱和聂姑娘就能搬来救兵。”
正说话间,前方山路突然出现一个茶棚,简陋的茅草顶下摆着几张木桌,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煮茶。这荒山野岭突然出现茶棚,未免太过蹊跷。
“小心有诈。”校尉低声道。
李炫眯起眼睛,远远打量那老者。老者似有所感,抬头望来,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和一双浑浊的眼睛。
“几位官爷,可要歇歇脚?老朽的山茶最是解渴。”老者声音沙哑,却中气十足。
李炫暗中运转“望气术”,只见老者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气,绝非寻常百姓!
“不必了。”李炫冷声拒绝,“我们赶路要紧。”
老者不以为忤,反而笑呵呵地端起一碗茶:“官爷不喝,这位夫人总要喝一口吧?走了这么远的路,想必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