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李炫失声道,“侯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而且他早已...”
“早已被杜衡所害?”李承乾冷笑,“李卿可曾亲眼见到侯君集的尸体?”
李炫一时语塞。确实,他们只找到侯君集的人皮面具,却未见其尸首。
“侯君集没死。”李承乾语出惊人,“他与杜衡本就是一伙的!那日东宫被‘剥皮’的侯君集,不过是个替死鬼。”
李炫脑中思绪飞转。若太子所言属实,那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但太子为何要秘密告知他这些?又为何选在此时?
似乎看出他的疑虑,李承乾叹了口气:“李卿可知,孤为何独独信任你?”
李炫摇头。
“因为你是‘变数’。”李承乾目光灼灼,“袁天罡曾有暗示:‘天罡现,乱局变’。而你,李炫,正是那个能改变大唐命运的‘天罡星’!”
李炫心头狂跳。袁天罡确实曾暗示过类似的话,但太子怎会知道?除非...
“殿下与袁太史...”
“有过密谈。”李承乾坦然承认,“就在三日前,通过杨炎传递消息。”他指了指殿外守候的黑衣人,“杨炎不仅是孤的影卫,更是袁天罡的记名弟子。”
李炫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杨炎武功路数如此奇特,既有军阵杀伐之气,又含道门玄功底蕴。
“殿下需要下官做什么?”李炫直入主题。
李承乾神色凝重:“三日后天狗食月,影宗必会全力开启归墟之门。届时孤会假装被前太子魂魄附体,在祭天大典上‘行刺’父皇...”
“什么?!”李炫骇然。
“别急。”李承乾抬手示意,“这同样是计策。侯君集等人必定趁机发难,而他们的同党也会一一现形。”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炫,“你的任务,就是保护好父皇,同时...找到真正的侯君集!”
李炫深吸一口气:“殿下此计太过冒险。若有个闪失...”
“所以孤需要你的‘引魂术’。”李承乾突然道,“袁天罡说,你已从《太乙神数》中找到了分离魂魄的法子。”
李炫心头再震——太子连这都知道!看来袁天罡与太子的联系,比他想象的更为密切。
“确有此法,但需要三样关键之物。”李炫如实相告,“周天星盘、破妄玉佩,以及...一滴真龙之血。”
李承乾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金盒:“星盘在此。”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精致的青铜罗盘,上面刻满星辰图案。
他又指向李炫怀中的位置:“破妄玉佩你已有了。”然后伸出左手,腕上一道新鲜伤口还在渗血,“至于真龙之血...孤虽年幼,却也是父皇嫡子,这血应该够格吧?”
李炫震惊地看着太子腕上伤口。这位年仅十岁的皇子,竟能如此决绝地自伤取血!这份心志,远非常人所能及。
“殿下,这...”
“时间不多了。”李承乾打断他,“三日后子时,骊山始皇陵前,将是一切终结之地。“他忽然压低声音,“小心蜀王。”
李炫瞳孔一缩:“殿下此言何意?”
李承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孤这些年来暗中调查所得。影宗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存在...而蜀王,恐怕早已被盯上了。”
李炫接过竹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名字和事件,其中一页特意折起,标题赫然是《幽冥宗与影宗源流考》。
“时候不早了。”李承乾突然说道,“杨炎会送你回去。记住,今日之会,不可对任何人提起,包括袁天罡。”
李炫心中疑惑更甚,但见太子神色坚决,只得拱手应下:“臣遵命。”
离开废寺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杨炎沉默地走在前面,背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李炫望着这个神秘的影卫,突然问道:
“杨兄,你到底是活人还是...”
杨炎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参军觉得呢?”他的声音忽然变得飘忽不定,“有时候,活死人比活人更有用...特别是在对付那些不该存在于阳间的怪物时。”
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让李炫心中更加不安。今日所见所闻,信息量太大,他需要时间消化。
回到府中,李炫立刻闭门研读太子给的竹简。随着阅读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原来影宗只是表象,其背后还有一个更古老、更邪恶的组织:幽冥宗。而杜氏兄弟,正是幽冥宗安插在影宗的棋子!
更令人震惊的是,竹简末尾记载着一个可怕的事实:四年前玄武门之变时,真正的太子建成可能并未完全死去,他的部分魂魄被杜子陀用邪术保存,如今正等待合适的容器重生...
“容器...”李炫喃喃自语,突然想到太子体内的那个“古老魂魄”,顿时毛骨悚然。
难道李承乾今日所言仍有保留?他是否已经被太子建成的残魂影响?还有他最后那句“小心蜀王”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