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336章 比斗,书法

第336章 比斗,书法(1/2)

    楚盈月站在人群中,纤纤玉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清澈的眼眸一瞬不瞬地望着场中的方南。

    楚盈月只觉得心跳得飞快,仿佛要挣脱胸腔的束缚,棋局间的纵横捭阖,音律中的天人交感,不敢想象在书法上,方南将展现出何等惊人的风采。

    吕昶的脸色已然有些发青,额角渗出的细汗在宫灯之下微微反光。

    学子张芾出列,二十出头年纪,身材微胖,圆脸盘,面色红润,穿着一身青色儒衫。

    张芾那双手,手指粗短,骨节异常粗大,指甲间能看到一些墨渍痕迹,显是常年浸淫笔墨所致。

    张芾走到大殿中央,对评判席躬身一礼,随即转向方南,眼神透着毫不掩饰的挑战意味。

    “在下张芾,请方郡公赐教,却不知此番命题为何?”

    张芾乃是河东道有名的书法奇才,尤其擅长狂草。

    评判席上几位大儒低声商议片刻,为首的李老夫子须眉微动,沉声道:“书法之道,形意兼备,狂草尤重气势。”

    “今日之题便定为——‘剑’字,望你二人能写出剑之锋芒、剑之魂魄、剑之气势!”

    “剑”字!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嗡鸣。

    此字结构相对简单,正因简单,欲以狂草写出其神韵,体现其锐利、刚猛、霸道的内涵,绝非易事,最是考验书者的功力与悟性。

    张芾闻言,眼中精光更盛,脸上掠过一丝自信满满的笑意。

    这个命题正中张芾下怀,凝神屏息,周身气势陡然一变。

    书童抬上一张宽大的梨木案,铺开一张洁白如雪、巨大的宣纸,捧来一座挂着一排狼毫笔的笔架,以及一方歙砚。

    张芾扎稳马步,左手虚按案沿,右手五指如钳,牢牢握住一杆儿臂般粗细的笔管。

    张芾俯身蘸墨,笔肚饱吸浓墨,提笔时墨汁淋漓欲滴。

    张芾暴喝一声,如同惊雷炸响,全身之力瞬间贯注笔端,猛地向纸面扑去。

    张芾运笔如飞,手腕剧烈抖动,手臂大开大阖,特大的狼毫在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在纸面上尽情纵横。

    墨迹或浓或淡,或枯或润,挥洒之处,点画如暴雨倾盆,线条似旋风激荡。

    转折处锐角分明,透着一股决绝的狠厉,飞白处丝丝缕缕,仿佛剑气撕裂空气的轨迹。

    顷刻之间,一个巨大、狂放、不羁、气势逼人的“剑”字已然跃然纸上。

    字仿佛要破纸而出,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张狂之气,狂草重“势”的三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好字!”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笔走龙蛇,痛快淋漓!”

    “观此字,如见沙场猛将,拔剑四顾,心雄万夫!”

    “张兄此书,必可传世!”

    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张芾自己也对此作极为满意,缓缓直起身,放下那杆大笔,额头已见微汗,胸膛微微起伏。

    张芾抬手抹了把汗,目光带着几分疲惫,更多的却是得意与挑衅,直直地射向静立旁观的方南。

    方南微微一笑,缓步上前,径直走向笔架。

    方南的手指掠过那些硕大的抓笔、提笔,最终却停留在了一支中号兼毫笔上。

    此笔笔锋柔韧,大小适中,常用于行书和楷书,用以书写如此重要的、需要展现磅礴气势的“剑”字狂草,未免显得过于秀气。

    “咦?方郡公为何选此笔?”

    “兼毫中锋?这…这如何能写出狂草的气势?”

    “莫非是自知不敌,故意藏拙?”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不解的窃窃私语。

    评判席上的大儒们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张芾更是嘴角微撇,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楚盈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美眸中充满了担忧与不解。

    方南对周围的议论恍若未闻,执笔在手,轻轻捻动笔杆,感受着毫毛的弹性,却并未立刻蘸墨书写。

    方南缓缓闭上双眼,挺拔的身姿岳峙渊渟,整个人陷入了一种极致的宁静之中。

    大殿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方南这反常的举动所吸引,屏息以待。

    是在酝酿还是在构思,无人得知。

    忽然,方南的眼睫微颤,紧闭的双目倏然睁开!

    一刹那,仿佛有实质般的电光自方南眸中闪过,锐利无匹,却又深邃如星空,周身沉静的气息骤然收敛。

    方南并未像张芾那般声势骇人地扑向纸面,而是从容地蘸墨,舔笔,动作舒缓而优雅,带着一种奇异的节奏感。

    然后,方南落笔了。

    笔尖触纸,并无求快求猛,起笔藏锋,含蓄内敛,凝而不发。

    行笔中锋涩进,力透纸背,仿佛剑气在体内奔腾流转。

    转折处时而圆融流畅,如行云流水,时而骤然顿挫,如金戈交鸣。

    方南的字,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