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 > 第9章 石板

第9章 石板(1/2)

    海鹞的问题悬在半空,没人接话。

    沙滩上只剩下海浪轻柔的唰唰声,反而把那片死寂衬得更加响亮。

    凌疏影接过金属板,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指尖沾着一点红褐色的锈屑,落入指甲缝。

    院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灼灼,像要钻透这块废铁。

    “微光研究所,我以为是个传说。”

    院长率先打破了沉默,缓缓说道,“他们追求极致的效率,认为缩小个体、降低消耗,才是末日生存的正解。”

    她接过金属板,学着凌疏影的手势,反复观摩,最后叹息道,“看来,他们真的成功了,也失败了。”

    她环视四周,目光扫过那些仅及膝高的森林,“这岛就是证明。一个完美运行,却也彻底停滞的微型生态圈。”

    “失败?这不活得好好的?”

    海鹞用脚拨拉一下旁边的矮草。

    “没有动物,海鹞。”

    凌疏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一个失去多样性的系统,是死系统。它只是‘存在’,不是‘生存’。”

    她眼底那抹淡绿微光尚未完全消退,视线再次投向岛屿中心,“我在岛中心区域发现一株玉白色的蕨类,可能是能量源或者调控核心。”

    “过去看看?”院长已经将石板封存,放入背包,语气里是按捺不住的研究欲。

    凌疏影点头,对通讯器道:“岩叔,我们可能要多待一阵,岛上没有可见威胁,但情况很特别,保持通讯畅通。”

    “收到,需要支援随时说。”岩叔的声音混着轻微电流声传来。

    一行人再次向岛心进发。

    踩在过份柔软的“草地”上,像走在巨大的绒毯上,悄无声息。

    那寂静压迫着耳膜,连最活泼的海鹞都闭了嘴,只瞪大了眼睛左右张望。

    那株玉白色蕨类安静地生长在空地中央,周身流转的银色光晕似乎更明显了些。

    越是靠近,空气里那股极淡的甜香就越清晰。

    院长示意大家停在几米外,自己又上前一点,从随身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扫描仪。

    仪器的幽蓝光线扫过蕨类,发出极轻微的嘀嘀声。

    “能量场稳定,频谱独特……蕴含高密度生物信息素。”

    “难以置信,它像是个活着的‘编程核心’,在持续调控整个岛屿生物的基因表达,维持这种微型化状态。”院

    院长头也不回,语速加快,“疏影,你有什么看法?”

    “需要数据支撑。”

    她快步走向一旁的检测仪,两位休息完的水手已经在操作机器进行检测,逐渐有更详细的数据读出。

    将植物作为编程核心是项聪明的发明,她在青藻院的机密储存,就是用了基因编辑,将资料转换成代码,再转化成dNA数据,进而培育成植物。

    两者原理互通。

    凌疏影所研究的方向是巨藻,即修改植物的基因表达因而引导其实现巨大化。

    将植物巨大化容易,变成微缩却很难。

    “…这蕨类,很正常。”

    她斟酌着用词。

    “正常?”

    院长皱了皱眉头,如此诡谲的植物,不可能被称作“正常”。

    除非有一种情况。

    它的基因表达超出了仪器所能测算的理论边界。

    阿慎小心翼翼地蹲在院长轮椅旁,看着扫描仪屏幕上滚动的复杂数据:“它…活了多久了?”

    “无法判断,可能从‘大沉降’之初就开始了。”

    院长收起仪器,眼神炽热,“如果能解析它的调控机制,疏影,你的藻类育种,甚至人体适应性进化,都可能迎来突破。”

    海鹞一听,眼睛亮了:“那能带走不?挖回去种实验室里?”

    院长没好气地白她一眼:

    “鲁莽!强行移动,很可能导致它能量失控,或者整个岛屿生态瞬间崩溃。这是精密平衡的系统。”

    凌疏影点点头,赞同院长:“不能动,但我们可以尝试学习它的结构。”

    她走到蕨类旁边,谨慎地保持半米距离,缓缓伸出手掌,悬停在叶片上方,她闭上眼,全力催动青灵的感知。

    视野变了。

    不再是肉眼看到的微观植物,而是无数细密交织的绿色光流,以蕨类为核心,如同神经网络般深入地下,蔓延至整个岛屿。

    每一株草,每一棵矮树,都成为这网络的一个节点,和谐地律动。

    信息与能量如涓涓细流,在其中平稳运转。

    她“看”到了维持微型化的生物指令,精妙绝伦。

    她也“看”到了某种……疲惫。

    这系统运行了太久,虽然依旧稳定,却已失去了最初的变化与活力,只是在无尽地重复。

    不知过了多久,凌疏影才缓缓睁开眼,长长舒了口气,脸色有些发白,额角渗出细汗。

    高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