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 > 第57 藻农学

第57 藻农学(1/2)

    大沉降之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全部重整,教育重新回到垄断时代。

    人们所接受的义务教育压缩到了三年,只需要学习基本文字、历史、常识,随后就进行技术教育分流。

    通常来讲,人们更乐意学习技艺,而无心高等教育,因为接受高等教育会导致延长学制,延长参与经济活动的周期。

    说白了,就是人们更愿意孩子尽早就业,贴补家用。

    因为参加高等教育的人数稀少,通识和广泛受众的学科教材也就不复存在,大学生们往往入学就直接参加科研项目,所学学知,由导师直接教授。

    某些研究所偶尔会有研究资料印刷,内部流传,但多半只关乎细碎领域的单领域研究,不成体系,也就不能称之为“教材”。

    只有海洋学、水力、风能及其旁支学科还拥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沉降后的重建时期,几位先驱靠着前人的残存记录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写出了几本能供人学习的“教材”。

    院长吃了一惊,但一想是凌疏影的提议,随即也就安定下来。

    反正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家伙。

    编教材?迟早的事情罢了,趁年轻,还能多编些。

    组织了一些语言,院长缓缓道:“你来做这项工作,最合适不过了。”

    “你有深厚的海洋生物学和藻类基础,现在又在澄光岛做出了出色的藻植农作转化研究,可以称得上开辟了一个新学科。”

    她顿了顿,“其实,当初如果没有分发藻种那档子事,盟约本就打算推举你为学部委员,可惜……”

    众人听着有些沉默,凌疏影远望着藻田,只是点点头,没多言语。

    院长忙补了句,“不过学部委员整天让人围着,身心烦躁,钱也没多挣,研究倒是拉下不少。”

    “目前看来,澄光岛的藻田和澄光岛本身,都具有十足的研究潜力。”

    “光是在岛上住着,都比当委员舒服。”她老脸一红,也说了些没出息的躺平论调。

    “院长,您又扯远了。”弦歌笑嘻嘻揶揄道,她发现这些兼顾行政的人物,都有着三句不离评职称的癖好。

    “是扯远了。”凌疏影点点头,眼中波澜不惊,对于院长这种习惯,她早已见怪不怪。

    “目前成功培育的藻农作物有,雪蔓藻、海葵藻、晶须盐藻、蜜藻,还有oP-364,也就是米藻。”

    “嗬,您看这名字们起的。”

    “产品虽然覆盖了岛民们的基本生活,但就学科基础而言,仅这几种成功案例,还不足以构成学科的地基。”

    “可不是嘛,起码还得来一茶。”

    “我们需要更牢固的地基,需要基础学科的支持。”

    “说话那万丈高楼平地起……”

    “海鹞,你最近又听什么东西了?”

    海鹞平日里太闲,不缠凌疏影就去缠墨磐,墨磐实在烦不过,就把沉船里的一款老收音机修了修送给她,偶尔能收着些不知名的电台。

    自从她得到那个收音机,海鹞就老跟小孩儿似地,学着收音机里的声音说话,这会儿,不知道她又听见什么,故意沙着嗓子,在旁边捧半天了。

    “不知道啊,最近收了个新电台,老有俩人儿在里边儿对着说话,老好玩儿了。”

    她语调也变得怪怪的。

    之后得让墨磐给她调点正常频道,凌疏影心中默默想到。

    她又接着刚才的话说,“教材可以编,不过还需要更多培育案例来做数据支撑,趁着还有多余的金属矿材,我们把岛上的培育设备再升级,方便做支撑。”

    “…不过海鹞刚刚说的有一条有道理。”

    “哪条?”院长、海鹞、弦歌和阿慎凑过来好奇。

    “茶,可以种。”

    众人恍然。

    “噢,岛上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还能喝上茶?”

    “藻苗培育的茶叶?够新鲜的。”

    几人七嘴八舌的聊着着,仿佛讨论明天的晚饭。

    “…那个,老师们。”阿慎在一旁弱弱开口,他管所有人都叫老师。

    几人闻声扭过头来,看向举手想要发言的阿慎。

    “阿慎同学,请讲。”

    发话的是院长,她喜欢有礼貌的学生。

    “岛上的地,不够了。”

    凌疏影一愣,“怎么会,按照之前的规划,应该绰绰有余才对。”

    阿慎摇了摇头,“上个月,影姐你出门那段时间,西南高坡被雨水冲毁了,没法再种。”

    “东北的海田最近也持续遭受海水扰动,上周才做过酸碱测试,结果都不理想。”

    “还有一些空田,是未来留给米藻的,总之,能用来种植的空间,越来越少了。”

    凌疏影了然地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麻烦。

    大沉降之后,土地本就稀少的可怜,城邦群岛的农地比金子还贵,她当初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