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的棕榈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相对平坦的空地上,散落着十几座流民居住的屋舍。它们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
有的用粗壮的圆木和宽大的棕榈叶搭建,结实防风;
有的利用天然的石壁延伸出棚屋,省材省力;
有的甚至将搁浅破损的小船巧妙改造,成了别致的居所。
屋舍周围,用树枝围起了小小的院落,里面晾晒着渔网,堆着柴火,有的还种了几株开着花的爬藤植物,充满了生活气息。
孩子们在屋舍间追逐嬉戏,看到凌疏影,都欢快地跑过来打招呼。
“凌姐姐!”
“看!我捡的贝壳!”
凌疏影笑着摸摸他们的头,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用藻糖熬制的小零食分给他们。
院长和弦歌看着这一切,眼中充满了触动。
这里没有都岛的拥挤和压抑,没有冰冷的金属墙壁和严格的等级划分,有的只是因地制宜的智慧、互助友爱的温情和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
“这里…真好。”弦歌轻声感叹,语气里满是羡慕,“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有尊严地活着。”
最后,凌疏影带她们来到了自己的木屋和旁边的实验室。
木屋建在一棵巨大的棕榈树下,屋身是用打磨光滑的浮木和竹子搭建的,屋顶覆盖着厚实的干海草,看起来简单却异常坚固温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