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 > 第61章 水轮修复

第61章 水轮修复(1/2)

    凌疏影的声音融入海浪的哗哗声。

    “核心是基藻,抗逆性强,是基础。”

    “计划是以它们为砧木,嫁接培育更多种类的食用藻。”

    “雪蔓藻、蜜藻的早期分株也在这里做过环境适应性测试。”

    她弯腰,从附着基上切下一小片厚实的基藻叶片,断面渗出清亮的汁液,带着海洋特有的清新。

    “可以直接食用,提供基础能量和纤维。”

    墨磐的目光没有停留在摇曳的藻叶上。

    她的视线像探针,精准地扫过那些作为附着基的贝壳和浮石,扫过垒砌防波堤的石块缝隙,最终锁定在那些插在藻田中的营养缓释竹筒上。

    她的眉头渐渐拧紧。

    “用竹筒缓释?”

    她蹲下身,海水漫过她的皮围裙下摆。

    她伸出手,不是去碰藻苗,而是抓住一根竹筒,稍微用力一拔。

    竹筒被轻松拔出,底部和侧壁的小孔被细小的藻类或沉淀物堵塞了大半。

    “蠢办法。”

    她毫不客气地评价。

    “水流稍微变一变,这玩意儿要么堵死,要么里头的丸子几天就泡没影了。”

    “养分根本送不到该去的地方,全喂了旁边的小杂鱼小虾米。”

    她松开竹筒,任由它歪倒。

    机械臂指向沙滩上堆叠的金属板。

    “看到那些带格栅的废船通风口盖板没有?”

    “用那个,打成带小孔的金属笼子,沉到藻苗根部,里头塞满你那个营养丸。”

    “格栅孔小,鱼虾钻不进去偷吃,水流却能过,丸子化得慢,养分跑不远,正好围着苗子转。”

    她的语速很快,带着机械师特有的利落。

    凌疏影静静地听着,青灵在体内无声运转,快速推演着墨磐方案的可行性。

    模型显示,金属笼的缓释效率和目标精准度远超竹筒,且更耐腐蚀。

    “可行。”

    她再次吐出这两个字,目光投向更远处几处预留的、光照和水流条件俱佳的礁盘区域,“那边,可以开辟为专门的嫁接藻培育区。”

    墨磐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眯了眯眼。

    “地方是好地方。不过……”

    她话锋一转,指向藻田边缘,“防波堤垒得太糙,石头缝太大,一场大点的风浪就能给你冲垮,连苗带石头卷进海里喂鱼。”

    “得用沉船拆下来的铁链子,把大石头串起来,像砌墙一样砸实了,链子焊死。”

    “浪再大,也只能在铁链子外面撞得头破血流。”

    她的建议如同她的人,带着一股与不容置疑的冷硬。

    海风掠过礁盘,吹动凌疏影额前的碎发。

    “好。”

    凌疏影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落在海浪声之上,“就从这里开始。”

    澄光岛的心脏地带,那座几经波折的水轮旁,气氛凝重。

    替换下来的断裂木轴散落在地,扭曲的木齿轮无声诉说着材料的极限。

    陈瘸子带着几个流民守在一旁,脸上混杂着无奈和期待。

    海鹞抱着她的鱼骨矛,倚在一棵棕榈树干上,目光在墨磐和那堆崭新的金属零件间逡巡。

    墨磐蹲在敞开的金属箱旁,那只完好的右手在轴承、齿轮和连接件中拨弄、挑选,动作精准而迅捷。

    金属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与周围原始的木石环境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可靠感。

    “就它了。”

    她捏起一根粗壮、泛着深海般暗蓝黑色哑光的合金轴承。

    轴承表面光滑如镜,几乎能映出她沾着油污的脸。

    她又拣出几个大小不一、齿牙咬合紧密的钢制齿轮,以及几个形状精巧的合金连接套件。

    零件在她手中掂量着,沉甸甸的重量传递着工业的力量。

    没有多余的言语。

    墨磐走到水轮那简陋的脚踏提水装置前。

    她那只机械臂发出细微的液压嗡鸣,巨大的合金夹爪切换成一个带有旋转卡槽的接口。

    她将新的合金轴承比对着旧木轴的位置,嵌入重新修整过的支撑臼槽。

    轴承严丝合缝地卡入,金属与粗糙温热的木头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是齿轮组。

    旧木齿轮被粗暴地卸下丢弃。

    新的钢制齿轮带着锋利的寒光,被精准地套入轴承。

    墨磐的手指在齿轮间拨动,检查啮合间隙。

    咔哒、咔哒,金属齿牙咬合的声音清脆而稳定,带着一种令人愉悦的节奏感,迥异于过去木头摩擦的沉闷呻吟。

    她用特制的合金连接套件,将脚踏杠杆的末端与新的驱动齿轮核心稳固地铆合在一起。

    最后一步是加固。

    她从那堆废料里翻出几块厚实的沉船钢板边角料。

    机械臂切换成焊枪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