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异世为盗 > 第225章 风雨之后

第225章 风雨之后(4/4)

。何况杨定乃徐老头姻亲,徐之信本就执掌玄甲军,再来杨定执掌军部,会有人说闲话的。”

    他这是提醒明帝,徐元的权势已然过大,不能再放权给他了。

    其实明帝的想法,越是危险的人,越要放在眼前。只要到了帝都,对他来说都和死人无异。

    明帝也没说什么,又问众臣:“诸卿可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兵部站出来:“陛下,帝都就有合适人选,卫戍提督徐之信,执掌京畿防务,又是老将军入室弟子。平日军部事宜,多是他帮老将军打理。他来执掌军部,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明帝说:“也好……”

    明中岳说:“相当合适,那就由徐之信接管军部,卫戍提督一职,由小胜王担任。这孩子有其父之风,在镇南将军处学了不少本事,是该独当一面了。”

    明帝心想:也好,把这孩子放在眼皮底下,我倒是能安心。

    徐元肯定不愿意。

    徐之信可以接管军部,但未必要交出提督一职。军部虽然权大,但哪比的得上卫戍提督实在。手握几十万大军,拱卫皇权帝都,某些时候,是唯一能左右风云的角色。

    徐元摇头说:“不妥。我儿性格我了解,不善交际人事。军部总管天下之兵,首要就是与各方将领沟通,他不适合这个职位。何况小胜王何等身份,岂能屈居我儿之下,乱了尊卑……”

    殿上众臣觉得奇怪,今天为了军部主理,两个老头难得对干起来。你不同意我,我也不同意你。于是更没人愿意说话,看不透两个老头心思,干脆谁也不得罪。

    “陛下!”明居正推动轮椅,吱呀呀的晃出来:“臣觉得,大可不必为谁掌军部费心。”

    明帝说:“军部要职,必有德有能者才能居之,怎能不费心呢。”

    明居正说:“费心,是因为有军部,臣建议,裁撤军部。”

    一言出,尽皆哗然。

    明中岳问:“你可知为何要有军部,朝廷兵马百万,四方战事,若无军部如何统辖。”他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怎地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明居正说:“圣朝初始,四方战乱,军部确有存在的必要。如今陛下十几年开疆扩土,南至越州,东至百济,北至北海,西至雪原,皆在铁蹄之下。除了北面,其余皆无边患。所以大可以削去军部,六部之中的兵部就完全足够用了。”

    “可是,兵部并无调兵权限。”有人说。

    明居正说道:“兵者,国之大事。细数历代各朝,衰亡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灭亡的原因不外乎拥兵自重,趁势谋乱。各地军不听朝廷调遣……”

    “所以呀,军部更得存在。几十年来,正是因为有军部在,才能杜绝此种事情。”

    明居正轻笑:“几十年来,之所以没有兵乱,第一要感谢的是徐元徐阁老。百姓安宁,衣足以保暖,食足以果腹,民乱不起,便无机可乘。其次是老将军,威望隆盛,无人不服。但若换一个人,谁能保证,每个人都服么?”

    鸦雀无声,没人敢保证。因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有独孤鸿那样的威望。方迎山差强人意,可已被徐骄弄死了。

    这一番话,徐元没有飘飘然,而是欣赏明居正眼光之狠辣。

    只听明居正又说:“老将军一去,军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合理的制度……”

    “镇抚使,那我问你,如果真有战事,需要调兵,该当如何,难道也要兵部决定。那我看,兵部就得换个将军来做……”

    “调兵这种大事,当然只能是陛下的权利。”明居正说。

    明帝淡淡一笑:“说下去,朕没太听明白。”

    明居正说:“陛下,调兵乃是大事,不能是某个将军,某个主官,某个衙门该有的权利。只有陛下,有权调动军队,或有权允许军队调动。”

    明中岳说:“此法古已有之,但其中有个弊病。凡军事,大多十万火急,若陛下恰巧不在宫中,岂非耽误大事。有鉴于此,明君才设下军部。”

    “此事并不难解决。”明居正说:“臣建议,设立军机处。若陛下不方便,则由军机处代行临机应变之权。”

    徐元也有点糊涂:“这与军部,又有何区别。”

    明居正说:“区别在于,军机处只对陛下负责,由陛下挑选人选入军机。不必在乎官职,身份,地位,凡有能力者,皆可入军机处。但其不必有实权,只是针对军令政令,向陛下提出建议。说白了,就是一群无权却有能力的人,远离朝局利益纷争,为陛下提供最中立的建议……”

    听到这里,明帝已经明白。

    一群无权却有能力的人,那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那是一群他完全可以信得过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