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风起贞观:父皇,请住进大明宫 > 第385章 为关中百姓计,虽千万人朕何惧哉

第385章 为关中百姓计,虽千万人朕何惧哉(1/2)

    “只要一个人就行,作为交换朕可以弄一门乾元火龙吼放在东宫,供您赏鉴。”

    李世民双眼不由射出一道精光,语气诧异中带着兴奋。

    “此话当真?”

    并没打算诓骗,因为火炮制作的关键全在冶炼工艺和煤的使用,所以光看成品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

    “自然当真,君无戏言!”

    “好。”李世民倒也痛快,直接点头,而后缓声说出一个人名:“长孙无忌!”

    “竟然是他。”李承乾惊讶之下,不由下意识叹了一句,两世为人心思通透。

    瞬间就明白这话应该是真的,是真没想到原来朝廷和门阀斗争的头号大将竟是长孙无忌。

    这也解释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李世民放心让其作为李治的辅政大臣。

    而且后来还轻易就被弄垮塌了,才能是一方面。

    另外则是完全和门阀对着干,就必须和皇权绑定,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退路和依仗了。

    想到此处,他知道自己对这位好舅舅的态度应该稍微变一变了。

    “多谢太上皇了。”说完直接转身离开,同时说道:“东西明日送到!”

    三日后,太极殿中气氛十分凝重,一众文武都神色肃然,有的甚至眉头紧锁。

    御坐上的李承乾更是愁的神色发苦,

    三日后,太极殿中气氛凝重到彷佛易碎的琉璃,让所有人呼吸都带着谨慎。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皆是垂首屏息,神色肃然。

    有人眉头紧锁盯着笏板,有人抬眼偷觑御座,目光一触即收。

    御座之上,李承乾一袭玄黑朝服,金线绣出的龙纹在晨光下有些刺目。

    往日英气眉宇如今紧紧蹙着,唇角抿成一条僵直的线,连额角都透出几分心力交瘁的青白。

    此时他心态有点破防了,气的有点想杀人,逐渐呼吸略微有些急促。

    “啪!”将堆在一旁的奏折尽数踢倒,顿时散落一地。

    “逆臣!逆贼!他们竟敢叛唐!狼子野心!朕一定要将他们抽筋扒皮!”说着声音近乎嘶吼:“要将他们剥皮实草!”

    众臣见状全部拱手:“陛下息怒,龙体要紧。”

    李承乾此时突然理解了李世民的不易,真正治理一个国家,还要治理好真是太难了。

    一个地方没考虑到,就是滔天之灾,说白了治国容错率并不是特别高。

    深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情绪,看向众人。

    “诸位,可有好办法解决目前关中之乱?”

    一众史书留名的名臣、悍将都低头不语,因为目前局势根本没有完美办法解决,这一个说不好就是要遗臭万年的。

    被李世民换掉的那些和门阀有关的下层官员,抓住新任官员暂时威望不足的弱点。

    直接联合乡绅给关中北大门号称‘四塞之地’的泾州城门打开,直接放西突厥亲兵进城了。

    这地方可是关中平原北部咽喉,控制天然通道‘泾河谷道’只要此地一破,西突厥兵马便可如水银泻地般侵入关中。

    侯君集位于武官首位,好几次都想说话,但硬生生又憋了回去。

    文官首位的长孙无忌也是如此,这位心思深沉的权臣,不住的轻轻叹气。

    事发突然,西突厥铁骑必已如蝗虫过境,散入州县,烧杀劫掠。

    朝廷能做的,无非是两件事,紧闭长安城门,据守雄关;同时派出精锐骑兵,以更快的速度将其驱离关中。

    然而,这“驱赶”二字背后却是血腥的图景。

    骑兵一出,突厥人必是且战且走,眼下正是春耕在即的时节,田垄间已见农人忙碌身影。

    到时万千黎庶的家园、粟苗、性命都会在突厥人的铁蹄下化作虚无。

    沉默了大概能有十几分钟,最终所有人目光都有意无意的看向长孙无忌。

    意思很明白,你现在是当朝第一人,欲戴其冠承其重。

    事实这种时候,谁敢第一个说话,在群臣心中威望也会拔高。

    “陛下。”果然长孙无忌缓缓起身:“臣觉得,面前当务之急应该立刻派各位将军率领小股骑兵驱赶敌军。”

    李承乾听到这话,微微抬眼,眼珠子有些发红,声音也有些嘶哑。

    “赵国公的意思是就不顾百姓死活了?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时一众文武全部起身,拱手道:“臣等附议...。”

    李承乾见状,整个人眼睛更红了,有点被逼到墙角的感觉。

    说实话他要是顺位继承皇位,或者不是穿越者,真有可能答应。

    但现在问题是,他是,所以这些百姓的死都是他的责任。

    想到此处,额角青筋暴起,呼吸骤然急促,眼底翻涌起他独有的疯狂与戾气。

    同时脑中不由闪出一个疯狂想法。

    “朕!”说着站起身来:“朕意已决!”

    “侯君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