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留下的人进了屋。毕竟外边冷啊!
冯国隆没管这个,留下大哥父亲还有林跃东在这,他帮着大嫂抱着孩子回了家。
直到晚上快九点了。三人才回来。
王桂兰给放上桌子。三人开始吃饭,冯国隆也在旁边陪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爸,村部那些牲口农具啥的咱家整点啥啊!”
冯建业摇摇头:“拉到吧,那玩意都不咋地了。用好多年了,以后自己种地了,得好好伺候了,可不能像生产队那么糊弄了!开春以前咱们自己买。”
冯建业骨子里还是一个农民的。对于种地,有一种执着!
而生产队,这么些年下来,不说都糊弄,但也是大部分人了!毕竟混也是那些,不混也是那些。
村里干部能抓几个人啊,而且人家去了,你只能扣,不能不给!
所以到今天,混解散了!
冯国隆点点头,“那说没说地咋分啊!”
冯建业思索了一下。“好像叫什么包干什么,反正就是自己干自己的。”
这时林跃东停下来筷子。“叔,包干到户,咱们这个包干到户挺好,你到时候想种啥种啥,比包产到户强!”
说着林跃东又给父子三人解释了一下“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的区别。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是生产队解散以后,两种重要生产经营形式。
首先是分配方式不同。包产到户是农户承包集体土地,按约定产量向集体上交粮食(或其他农产品),超出产量部分归农户自己。即“定产到田,责任到人,超产归己”。
举个例子,如果承包时约定亩产800斤,农户实际亩产1200斤,需上交集体800斤,剩下400斤归自己。
“包干到户”更常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也就是可以几家一组,也可以自己家一组。
农户承包土地后,直接向集体缴纳一定的税费或粮食(俗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全部归自己,无需再按产量分成。即“自负盈亏,剩余全留”。说白了就是你跟村里包地!
比如,约定每年上交集体1000斤粮食,农户实际收获的粮食中,交够1000斤后,剩下的全部归自己支配。当然,你也可以用钱给。
两种方式生产自主性不同
包产到户,集体对生产过程(如种植计划、种植品种等)仍有一定干预,农户需按照集体安排执行,人家让你种啥你种啥!超产部分才能自主分配。
包干到户则不同。农户在生产经营上有更大自主权,可自主决定种植什么、如何种植,只需完成上交任务,剩余产品完全由自己支配,更能激发生产积极性。
二者本质都是打破集体统一经营模式,赋予农户生产自主权,但“包干到户”分配更彻底、操作更简便。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