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数学殿堂 > 第473章 帷幕之后

第473章 帷幕之后(1/2)

    时计塔地下实验室重归于绝对的寂静,仿佛刚才那场短暂而凶险的地下遭遇从未发生。

    但雷恩意识核心中新增的数据流、以及那名为“潜猎者”的阴影,却如同冰冷的刻痕,永久改变了这里的氛围,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战斗留下的一丝蛛丝马迹。

    雷恩没有浪费时间后怕或焦虑。那些情绪于他而言是低效的冗余。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与应对方案的推演中。

    首要任务:彻底消化“潜猎者”信标带来的信息冲击,从中发现并挖掘出有用的消息。

    通过新获得的更高权限,他如饥似渴地检索着守夜人数据库内所有与“潜猎者”相关的记载。信息极其稀少且模糊,大多源自青铜纪元中后期的零星记载和守夜人漫长岁月里的偶然遭遇。

    记载描绘了一个神秘、超然、技术路线迥异的组织。它们似乎对世俗权力、信仰纷争毫无兴趣,其核心动机被推测为“搜集”、“观察”与“理解”宇宙间一切“异常”现象与“超常”知识。

    它们的成员几乎从不以真身露面,总是通过各种高度先进的造物(如信标、探测器、甚至传闻中的“代行者”)进行活动。

    它们的科技树似乎点在了极其精密的微观操控、能量隐匿、维度跳跃和信息编码上。其造物往往带有一种冰冷的、非人性的、极致追求效率的美感。

    根据以往有记载称,它们甚至能短暂地“欺骗”世界规则,实现种种不可思议的操作。

    最令人忌惮的是它们的态度。在有限的接触记录中,它们似乎将其他所有智慧文明——包括辉煌时期的青铜纪元——都视为某种“观测样本”或“实验对象”。

    守夜人内部一份绝密评估报告认为,“潜猎者”的威胁等级甚至在某些方面高于深渊,因为深渊的目的至少是混乱与毁灭,是可以理解的“恶”;而“潜猎者”的目的完全不可测,其行为逻辑基于一套未知的、可能完全漠视生命价值的冰冷准则。

    如“未知变量”、“清洁工具”、“活性测试”——这些从信标中破译出的词汇,完美印证了数据库中的描述。在“潜猎者”的视角里,他雷恩,或许只是一个新出现的、值得观察和测试的异常数据点。

    这种被置于显微镜下的感觉,绝不好受。自己的行为举止被无时无刻的观察着,自己可以感知到窥探,却不知视角来自于何方,做什么都毫无自己的隐私秘密可言。

    其次任务:评估自身暴露程度与弱点。

    雷恩重新审视了自己自降临此界后的一切活动。从对抗差分机、吸收初火余烬,到与守夜人接触、进行远程净化打击,再到此次地下调查。银色微光以远超超级计算机的算力进行情景模拟,推演“潜猎者”可能通过哪些渠道、以何种方式捕捉到了他的痕迹。

    结论令人心惊。他的隐匿并非完美无缺。初火的气息、熵力透镜构建时产生的极细微维度涟漪、甚至他异于本宇宙的生命波动本身,在“潜猎者”那种级别的监视技术下,都可能留下蛛丝马迹。对方或许尚未完全锁定他的具体位置和本质,但必然已经将帝都乃至守夜人组织列为了重点观察区域。

    他的弱点也很明显:实力尚未完全恢复,对本土高阶力量体系了解仍不够深入,缺乏对抗这种诡异技术型敌人的专门手段。

    最后任务:制定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雷恩迅速规划出数套方案:

    1. 极致隐匿:暂时停止一切可能产生特殊能量波动的实验和研究,尤其是涉及初火和熵力透镜的实操。将银色微光的模拟运算也限制在更低能量层级。最大程度降低自身“信号”强度。

    2. 知识武装:优先学习守夜人数据库中关于反预言、反侦察、能量签名伪装、维度隐匿的高阶知识。同时,加快对“潜猎者”可能技术手段的逆向研究和推演,做到知己知彼。

    3. 力量提升: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寻找更高效、更隐蔽的能量吸收与转化方式。巩固现有成果,优化能量循环效率,而非盲目追求突破。

    4. 借助系统:更紧密地融入守夜人网络,利用组织的资源和情报来掩护自身,并借助集体的力量对抗潜在威胁。

    策略既定,立刻执行。

    实验室内的能量波动骤然降至冰点。雷恩仿佛真正变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陨石”,只有最基础的维持机能还在运行。绝大部分算力转向内部,如同一个巨大的图书馆,疯狂消化着新解锁的知识海洋。

    他学习如何将自身能量签名完美模拟成环境背景辐射;学习如何构建多层叠代的灵能迷锁来隔绝窥探;学习识别并 ter 数百种已知的预言和探测法术原理;他甚至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灵脉网络的天然波动来掩盖自身的行动轨迹。

    这些知识深邃而复杂,许多都涉及青铜纪元的高深技艺,学习起来极其耗费心神。但雷恩乐此不疲。每一次理解、每一次掌握,都让他感觉自身对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认知更加完善,应对危险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