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北军悍卒 > 第二百九十八章 钦差与粮山

第二百九十八章 钦差与粮山(1/3)

    钦差大臣魏巡的仪仗,如同一条斑斓的毒蛇,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

    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战战兢兢,百姓更是退避三舍。

    这位魏大人在京中的名声,可比瘟疫还要可怕。

    据说他审案,从不用刑,只靠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就能让最嘴硬的汉子,把十八辈祖宗的丑事都交代出来。

    然而,当这条毒蛇游到冀州地界时,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冀州太守王坤,领着一众属下,在城外十里相迎,态度恭敬得近乎谄媚。

    一见面就往魏巡手里塞了一张价值十万两的银票,美其名曰程仪,供大人路上喝茶。

    魏巡冷着脸,本想发作,可王坤接下来说的话,却让他把到了嘴边的呵斥又咽了回去。

    “魏大人,下官知道您是为盐案而来。”王坤压低了声音,一脸的痛心疾首。

    “实不相瞒,那伙劫盐的匪徒,实在太过猖獗!”

    “前几日,他们甚至还派人给下官送来一封信,威胁下官,若是敢配合朝廷调查,就要血洗冀州城!”

    “哦?还有此事?”魏巡的三角眼眯了起来。

    “千真万确!”王坤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信纸上画着一个血淋淋的骷髅头。

    “大人您看,这帮亡命之徒,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下官也是为了这一城百姓的安危,才不得不虚与委蛇啊。”

    魏巡接过信,扫了一眼,心中冷笑。

    这点小把戏,他一眼就看穿了。

    这分明是地方官在推卸责任,甚至可能与匪徒有所勾结。

    但他没有点破。

    他此行的最终目的是李琼。

    在到达镇北关之前,他不想节外生枝。

    “王大人的苦心,本官明白了。”魏巡将信和银票都收了起来。

    “你放心,待本官揪出幕后真凶,定会为王大人洗刷冤屈。”

    “多谢大人体谅,多谢大人!”王坤感激涕零,腰弯得更低了。

    类似的场景,在并州和幽州接连上演。

    每一个地方大员,都像约好了似的,哭着喊着向魏巡诉苦,痛陈匪徒的凶残和自己的无能,顺便奉上厚礼。

    等魏巡的队伍抵达镇北关下时,他车里的金银财宝,已经快要装不下了。

    魏巡坐在华丽的马车里,把玩着一枚价值连城的玉佩,脸上却是一片冰寒。

    他知道,自己被耍了。

    从冀州到镇北关,这千里之地,俨然已经成了一个铁桶。

    所有的地方官,都已经被李琼收买,他们串通一气,给自己演了一出官逼匪反的大戏。

    他想从地方上找到突破口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好一个李琼,好一个北境王。”魏巡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我倒要看看,你的镇北关,是不是也跟这帮废物一样,只认钱不认王法!”

    镇北关城门大开,李琼一身戎装,亲自带着赵勇、李显扬等一众将领,在城门口迎接。

    没有金银,没有谄媚,只有森然的军容和冲天的杀气。

    魏巡的仪仗队,在神机营士兵那冰冷的枪口和漠然的注视下,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那些在内地作威作福的京城卫兵,此刻一个个腿肚子都在打颤。

    “臣,镇北关总兵李琼,恭迎钦差魏大人!”李琼的声音洪亮,不卑不亢。

    魏巡走下马车,与李琼对视。

    一个阴鸷狠辣,一个平静如渊。

    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光在碰撞。

    “李将军客气了。”魏-巡皮笑肉不笑地开口。

    “本官奉旨前来,彻查盐案。一路行来,听闻北境匪患猖獗,民不聊生。李将军身为北境守护神,对此,有何看法?”

    这是兴师问罪。

    李琼面不改色:“回大人,北境之外,确有宵小作祟。但在我镇北关治下,早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哦?是吗?”魏巡的语调拖得长长的。

    “本官怎么听说,李将军新推行的屯田之策,因天灾人祸,早已是怨声载道,军心不稳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李琼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大人若是不信,不妨随琼,去我这屯田点,亲自看一看,问一问。”

    魏巡正有此意。

    他就不信,李琼能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上。

    只要让他找到一个心怀怨恨的士兵,他就有把握,将其变成撕开李琼防线的突破口。

    “如此甚好。”

    在李琼的陪同下,魏巡坐着马车,开始了他在屯田区的巡视。

    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让他准备好的一肚子阴谋诡计,全都憋了回去。

    没有他想象中的赤地千里,没有面黄肌瘦的屯民。

    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比京郊最肥沃的皇家田庄,长势还要喜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