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专程而来的张石头,吃下一颗最强效的……定心丸。
他亲眼见证家族第三代的创造力,以及父亲那洞悉万物至理的……无上智慧。
他深知,安国公府这台帝国最强“创新引擎”,依旧高速运转。
这给了他与张小山开启更凶险、更伟大“社会革命”的……最终底气!
……
三日后,张石头辞别父母与侄辈,乘最快专列返回京城。
他带回的,不仅是“内燃机”即将突破的喜讯。
更有一份元圣张大山在“均贫富”奏疏上批复的……两个字——“可行。”
以及一句张氏风格的八字箴言:“大胆去做,爹在,天塌不下来。”
……
京城,内阁首辅官邸。
张小山接过这份带着父亲体温与决心的“最高指示”,血丝密布的眼眸,瞬间被一往无前的……勇气点亮!
他知道,时机已成熟。
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终极对决,该拉开序幕了。
“二哥,”他抬头看向张石头,声音平静,却透着山雨欲来的……肃杀之气。
“明日早朝,你我兄弟,一同去见识。”
“当我们从那些脑满肠肥的既得利益者口中夺食时,他们会露出何等……狰狞嘴脸。”
……
大宁启元三十六年,冬月初一,太和殿大朝会。
气氛一改往日歌舞升平,笼罩着一股莫名而令人不安的……紧张气息。
百官通过各自渠道,隐约听闻风声——
内阁首辅张小山与户部尚书张豆子,闭门数日,草拟一份关于“税制”的……惊天新政!
任何涉“税”的改革,皆会触动在场每个人的……根本利益!
……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大内总管李公公尖细嗓音划破宁静。
所有目光不约而同,投向立于百官前列、身着一品麒麟补服的……年轻身影。
内阁首辅张小山,缓缓步出队列。
他手捧一份用明黄色锦缎包裹的厚重奏疏,走向大殿中央。
向龙椅上的宁宣宗躬身下拜,随即直起身。
那双与父亲如出一辙的深邃眼眸,缓缓扫过殿内一张张神情各异的脸庞。
有好奇,有紧张,更有早已猜到什么的“巨富”们,眼中那无法掩饰的……敌意。
张小山未予理会,缓缓展开奏疏,以清晰而充满力量的声音朗声道:
“启禀陛下!臣,内阁首席大学士张小山,有本上奏!”
“自我朝推行‘格物新政’以来,国力日盛,商业空前繁荣。”
“铁路所至,商路所达,皆一片欣欣向荣。此乃陛下圣明,亦是我大宁百年未有之……盛世气象!”
他先不吝言辞,肯定新政的巨大成就,令新贵们下意识挺胸。
下一刻,他话锋一转,如最锋利的解剖刀,剖开盛世华服下溃烂的……毒疮!
“然!”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惊雷炸响!
“盛世之下,亦有隐忧!”
“臣与都察院历时半年巡查天下,却惊骇发现!”
“财富以前所未有之速汇集的同时,我朝立国之本——小农之基,亦以前所未有之速……崩坏!”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富者田连阡陌,坐拥金山;贫者无立锥之地,卖儿卖女!”
“长此以往,国之根基必将动摇!前朝覆辙,亦将不远!”
……
这番忧国忧民、杀伐凛然的危言,瞬间令太和殿陷入……死寂。
连宁宣宗的笑意,也化为无比凝重。
张小山未留任何反驳余地,抛出早已准备的……终极炸弹!
“故!臣以为,欲救国本,必先正税风!”
“欲正税风,必先均贫富!”
“为此,臣与户部、内阁共议,草拟‘**大宁新税法’**三策,恳请陛下圣裁!”
“第一策:开征‘工商利得税’!”
“凡我大宁境内,从事工商、贸易、营造、运输等非农之业者,皆按年度纯利,缴纳一成至三成……税金!”
“第二策:开征‘资产持有税’!”
“凡名下田产超千亩、房产超十处、商铺工坊矿山等非自用资产者,按总值每年缴纳百分之一至三……税金!”
“第三策:废除‘人头之税’!”
“彻底废除沿袭千年、令底层百姓不堪重负的‘人头税’与‘丁役’!”
“让富者多缴税,尽其责;让贫者少缴甚至免税,得以休养生息!”
“如此,方能抑制兼并,反哺农桑,使国库充盈,民心安定!”
“此,乃我大宁通往万世太平之……长治久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