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655章 朝堂震惊,束手无策

第655章 朝堂震惊,束手无策(1/2)

    御书房内那场因豫王赵鼎发难而起的激烈争吵,最终在皇帝宁宣宗一声疲惫的“退朝”声中,不欢而散。旧勋贵们看似占了上风,成功地将“人祸”的帽子扣在了新政派的头上。而以内阁首辅张小山为首的众臣,则面色凝重地退出了宫门,一言不发。

    他们知道,此刻任何言语上的辩驳都是苍白的。在百万流民和遮天蝗灾这等滔天大祸面前,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所有的“道理”都将不堪一击。

    然而,现实的残酷,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更甚三分。

    仅仅过了两日,一份份比之前更为紧急、更为骇人听闻的奏报,如同催命的符咒,从四面八方,再次雪片般地飞入了紫禁城,也彻底击碎了朝堂之上所有派系最后一丝侥幸。

    ……

    大宁启元十九年,夏末。

    太和殿。

    一场自北伐以来,规模最大也最紧急的御前扩大会议,在此召开。

    殿内,不仅有所有内阁核心大臣,六部九卿。更有京畿地区所有手握兵权的将军,以及那些刚刚才从灾区前线,星夜兼程赶回来的、负责勘察灾情的钦差大臣。

    整个大殿的气氛,压抑得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针落可闻。

    皇帝宁宣宗面沉似水地坐在龙椅之上,那双一向锐利的眼眸之中,此刻布满了血丝与深深的疲惫。

    “都说说吧。”他的声音沙哑而又充满了寒意,“朕,想听的不是互相攻讦,不是推诿塞责。朕,只想知道,如今,我大宁,到底,烂到了何种地步!”

    他这句话,充满了帝王的雷霆之怒,让殿下所有大臣都为之心中一凛。

    户部尚书张豆子,第一个出列。他那张一向以冷静客观着称的年轻脸庞之上,此刻也写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回禀陛下。”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情况……很不乐观。”

    “据户部最新统计,受此次旱蝗并发之灾影响,我朝中原四省,夏粮,已基本确定……颗粒无收。”

    “而受灾情影响,以及不法奸商的恶意囤积,全国范围内的粮价,在短短一月之内,已平均暴涨……三倍有余!京畿地区,更是达到了……五倍!”

    “如今,一石寻常的糙米,其价,已堪比往年之精金!”

    “国库之中,虽因前几年铁路之利尚有盈余。但若要同时赈济四省之地、数千万嗷嗷待哺之灾民,那点盈余,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

    “更可怕的是,”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心惊肉跳的事实,“因为粮价飞涨,那些手握着‘铁路股票’的民间商贾和百姓,为了换取活命的粮食,已经开始在黑市之上,大规模地、不计成本地……抛售股票!”

    “‘皇家铁路’的股价,在短短十日之内,已暴跌七成!帝国……帝国的金融根基,已然……摇摇欲坠!”

    张豆子的话,如同一盆冰水,从头到脚,将所有还对“盛世”抱有幻想的大臣们,彻底浇醒!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场天灾,摧毁的,不仅仅是庄稼。

    它,更在动摇着,这个新兴工业帝国,最引以为傲的……经济命脉!

    紧接着,兵部尚书李严,也面色沉重地出列。

    “陛下,军情……亦是万分火急!”

    “据各地总兵急报,那股百万流民大潮,已经彻底失控!他们如同失控的洪水,正在冲击着沿途所有的州府县城!”

    “青州府库,已被饥民攻破,存粮被抢掠一空!”

    “徐州城外,数万流民与地方守军,已对峙三日,大战一触即发!”

    “更让臣忧心的是,”李严的声音,压得极低,“这些流民之中,已出现了不少打着‘开仓放粮,替天行道’旗号的……乱党!他们煽动饥民,围攻官府,抢掠富户,其势,已成燎原!”

    “臣,恳请陛下,立刻下旨!”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军人特有的杀伐之气,“调集京畿大营十万精锐,南下……镇压!”

    “不可!”

    李严话音刚落,内阁首辅张小山,便立刻出言反对。

    “陛下!”他躬身道,“流民,非是叛军!他们,亦是我大宁之子民!不过是一时为饥饿所迫,方才行此绝路。若此刻以大军强行镇压,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将这百万流民,彻底推向朝廷的对立面!”

    “届时,一场席卷全国的……大动乱,便真的,无可避免了!”

    “那依首辅大人之见,又该如何?”一个宗室亲王,阴阳怪气地说道,“难道,就任由这些乱民,冲击州府,动摇国本吗?”

    “这……”

    张小山,一时语塞。

    他知道,自己说的,是仁政。但,仁政,需要粮食作为基础。

    而此刻的朝廷,最缺的,便是……粮食!

    看着下方,再次陷入了“剿”与“抚”的无休止争吵之中的文武百官。

    皇帝宁宣宗的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与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