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615章 以工代赈,再兴水利

第615章 以工代赈,再兴水利(2/2)

的灾民,被迅速地组织起来。

    他们不再是混乱无序、四处流窜的“流民”。

    而是被编成了以百人为单位、分工明确、管理有序的“工程兵团”。

    在天南,张柱子和他麾下的格物学院学子们,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专业素养。

    他们手持着经纬仪、水平尺等新式工具,精准地测量着每一段河道的落差和淤积情况。

    然后,将那些复杂无比的工程图纸,简化成一个个清晰、具体、连普通民夫都能看懂的施工步骤。

    “第一队,负责清理这段河道内的淤泥和障碍物!”

    “第二队,负责从山中采石,加固那段被冲毁的堤坝!”

    “第三队,按照这条白线,给我挖!挖出一条能将上游积水,直接引入东边洼地的泄洪渠!”

    他们的指挥,清晰,果断,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

    那些原本只会埋头用蛮力的民夫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治水,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和“学问”。

    他们看着那些年轻的、戴着格物学院徽章的学子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能用几根奇怪的“杆子”和“镜子”,就准确地测算出哪里该挖深,哪里该填高。

    他们的心中,第一次,对“知识”,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而在云梦,张铁牛则将“力量”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他亲自抡起那重达数十斤的开山铁镐,第一个跳进了那干裂得如同岩石般的土地里。

    “兄弟们!跟着我!往下挖!”

    他的吼声,如同惊雷,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

    在他的带领下,无数的汉子,也爆发出最后的血性,挥舞着简陋的工具,向着那坚硬的大地,发起了最顽强的挑战!

    ……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最坚实的基础之上——

    那就是,充足的、能按时发放的……粮食!

    安国公次子张石头,和他那遍布帝国的“青石商会”,成了这场浩大工程最可靠的“粮草官”。

    他调动了所有的资源,确保每日都有足够的粮食,通过铁路和龙舟舰队,源源不断地,运抵位于两大灾区边缘的“中心粮仓”。

    再由专门的运输队,将这些粮食,精准地,发放到每一个“以工代赈”的工程营地。

    不克扣,不拖延,足斤足两。

    看到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甚至还带着些许油腥的干饭,被送到自己和家人的手中时。

    那些曾经在绝望中挣扎的灾民们,第一次,对朝廷,对安国公府,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难以言喻的……感激与信赖!

    他们知道,这一次,朝廷没有抛弃他们。

    安国公,更没有忘记他们。

    于是,他们便将这份感激,转化为了无穷无尽的劳动热情。

    他们日夜不息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挖掘着,搬运着,夯实着……

    他们在修复的,不仅仅是残破的河山。

    更是在重建,他们自己的家园!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