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13章、文攻武斗

第113章、文攻武斗(1/2)

    朱慈炅捏着所谓冰蚕衾的蚕丝被,没有开口,寝宫内一阵沉默,只有烛火跳动的光影,细雨敲打屋檐的轻响。

    张介宾几度欲言,最终还是沉默,这是国家大事,不是他可以干预的。

    昭武卫海军打鱼,在鱼市上抛售鱼获,侵犯了太湖渔民兼水匪的切身利益,正好士绅对朱慈炅的皇民土地制非常不满,于是勾结起来给了昭武卫海军一次致命打击,一个千户全军覆没。

    这是朱慈炅虽然没有证据但已经完整勾勒出的事件真相,至于倭寇,倭寇纯属哄小孩。

    朱慈炅对于这件事其实已经有了处理方案。他下掉苏州知府,派马士英上任,甚至武力震慑,希望通过政治手段缓慢解决苏州的离心离德,维持政局的稳定,尽量保留苏州的经济繁荣。

    此时,李若琏给了他一个激进的武力方案,扫平常熟。

    哦,他们私下都叫恒熟了,这帮人简直是莫名其妙,单字不讳的,几个叔祖怎么没改名?在细枝末节上尊重皇家,却完全无视天子新六卫。

    朱慈炅有点头晕,闭上了双眼,心中权衡,久久不决。

    张介宾不敢插嘴,他只用他青筋毕露的苍老手掌悄悄握住朱慈炅稚嫩的小胖手。一是对小奶皇肩挑国家大事的怜悯鼓励,一是希望无声的述说让小魔帝能对天下多些仁爱,降下的是雨露而非雷霆。

    朱慈炅睁开眼,看了一下张介宾,老人的白须枯掌映入眼帘,让朱慈炅心中一抽。

    张介宾已经老了,朱慈炅与张介宾的相处时间其实不长,但是感情却很深,至少朱慈炅在张介宾面前很少作伪,甚至非常放松。老人也很真切的为他作想,他对朱慈炅是没有任何索取或者交换的,他不是朝堂中人,对政治上也没有任何期待,非常纯粹。

    两个人如同祖孙,但再好再亲近,孙子终是要送走祖父的。

    朱慈炅与老人相处非常多,一直没有留意到张介宾的衰老,此时看到他的枯掌,才突然惊觉,张介宾也老了。

    朱慈炅的目光急忙转向烛火,有些慌忙的掩饰心中的理智发现,仿佛不去想,张介宾就不会老似的。

    他略微走神了下,便又开始思考大明的国事,却不自觉的想到了生老病死。

    大明也老了,甚至非常衰老,所以大明内在的肌理实际已经腐朽。

    重启也就意味着新生,而任何一个生命的出生都是带着阵痛和鲜血的,自己有些想得过于美好了。

    马士英再能干,也只能解决一些表面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就不是常规手段能解决的。

    文攻怎么可能少得了武斗?

    “好!朕准了。就由成甫领军,你们尽力协助。”

    张介宾大惊,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朱慈炅。

    朱慈炅反手握着他的手掌。

    “士绅不好过,百姓能好过。”

    汪起龙和温如孔都有些激动。

    “陛下,雷霄卫需要实战。”

    “陛下,成甫没有独立干过仗。”

    正准备顺便营救解学熊的李若琏刚刚开口。

    “陛下,解观夫——”

    听到汪温二人的话,慌忙住嘴,转头看着身边两人,瞬间紧张,赶紧为自己分辨。

    “怎么没有独立干过,燕山我将万军。”

    朱慈炅非常心烦,奶音尖利。

    “统统滚出去!”

    四将不争了,悻悻拜退。

    走出寝宫,张名振看着不太和谐的三人。

    “还守门吗?”

    李若琏直接往外走。

    “我先去准备动员了。”

    寝宫内的朱慈炅闭目深呼吸一下。

    “传高宇顺。”

    吴良辅连忙跑出去,换王坤入内。

    张介宾也跟着叹息。

    “皇上,话虽如此,但兵灾没有不伤民的,还是咨询下三位阁老吧?”

    朱慈炅挤出笑容。

    “不用,区区常熟,用不着劳烦他们。”

    王坤刚进入寝宫就听到朱慈炅对他说话。

    “告诉钱士升,常熟知县勒令致仕。蒋德璟有个弟弟叫蒋德瑗,目前在南都察院,让他去领常熟县令。另外,让他选五十个宣令官,随军行动。”

    昭武卫监军太监高宇顺很快到来。

    朱慈炅冷脸发令。

    “你要随军行动,扰民者不听指挥者,直接斩了。常熟士绅,两家例外,一个是钱谦益老家,一个是《通报》印书局的毛晋家。不夺财,但地都以和买的形式收了。”

    屋檐下的雨声沥沥,太监宫女都小心的动作,朱慈炅坐在床头沉思,但很快就感觉到疲倦,又躺下睡了。

    今天内阁中书还在开会,钱士升还单独出门了一会。他挺忙,还不知道常熟的事,一个县令调动在他眼里也没什么重要的,至于宣令使,随着隔离大营的解散,他正愁人多无法安置呢。

    他直接下了手令,然后回去继续讨论陕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