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80章 让百姓归心的法宝——公审大会!【求月票】

第280章 让百姓归心的法宝——公审大会!【求月票】(2/2)

非常宽松的《周律》,后来被赵匡胤全盘继承,就成了《宋律》。

    《周律》规定,老百姓可以随意搬迁,没有户籍限制,不需要路引凭证。

    所以《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听说高俅上位,可以选择“走为上计”;武大郎也在受不了地痞流氓的骚扰时,能够带着新娶的潘金莲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

    这在宋朝之前的大唐和后来的明朝,都是不容易办到的。

    另外《周律》还规定,城内不实行宵禁,取消汉唐时期的坊市制度,对商贸只征收城门税,百姓可以摆摊做营生,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都说宋朝是人治的时代,但打根儿上来说,这功劳是人家郭荣的。

    第二天,周易给后土殿的神像上了香,又回厨房把粥熬上,准备侍弄一下外面种的土豆。

    南宋世界,沂蒙山区的根据地上,新搭建的窝棚稀稀拉拉的绵延了好几里,这是辛弃疾专门交代的,为的就是防止被人摸到近前。

    眼下天还挺热,搭建的只是简易窝棚,回头还要挖地窨房,就是那种下半截在地下,上半截修成房顶的屋子,在寒冷的冬季,能起到明显的保暖作用。

    除了搭建窝棚之外,不少平地上的灌木丛也被砍伐一空,堆在生活区烧火用。

    现在窝棚搭得差不多了,今天开始平整土地,剩下的人手去沂河上游挖一条引水渠,既给庄稼灌溉,同时也能解决生活用水。

    为了解放大人,所有小孩子全都集中起来,由辛氏的老夫子负责启蒙,教他们读书写字和做人的道理。

    大家干活时,辛弃疾带着无人机骑马离开,把方圆百里都探查了个遍,确定了集市、乡镇等位置,另外还找到了几块同样平坦临水的荒地,未来要纳入根据地的范围之内。

    侦查完周围的地形,他回到营地,开始构思未来的发展规划。

    比如组织一支射手队进入山中,以捕猎的名义训练射术,摸清山中百姓的聚居位置,全都争取过来。

    至于民心方面,以后定期播放一场电影,召开诉苦大会,让流民说说自己为何沦落至此……只有打开心扉说心里话,那才算自己人。

    另一边,涿州城内,郭荣骑马穿过街道,来到涿州府衙,见到了这里的汉人知府和契丹族守将。

    守将是被一群妇孺俘虏的,绑得跟粽子似的,一晚上都没松绑。

    如今见到郭荣,他再也没了在城头上耀武扬威的架势,反而扑通一声跪下来,捣蒜似的磕着头:

    “我乃契丹皇族,还请中原皇帝饶我一命,我愿劝大辽皇帝割让土地。”

    郭荣没搭理他,而是看着那位汉人知府问道:

    “听说你昨晚负隅顽抗了?”

    知府的嘴巴倒是很硬:

    “吾信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拿了大辽陛下给的俸禄,便要为他尽忠到底!”

    郭荣一听就乐了:

    “可契丹人把你当臣子了吗?”

    一个没有任何兵权的知府,明显就是个傀儡而已,结果现在契丹皇族跪了,傀儡反而喊着忠君报国。

    对这种人,郭荣没任何拉拢的意思,冲韩通吩咐道:

    “将这个契丹人押解到公审大会现场,审讯后剁掉脑袋,让这位知府提着去幽州见他的主子……此人想当辽国的忠臣,朕成全他!”

    说完,郭荣上马离开,准备去主持公审大会,彻底让涿州的百姓归心。

    至于涿州知府,再也桀骜不起来了,跪下来不断磕头,声嘶力竭的表示愿意投降……他很清楚,带着契丹皇族的脑袋回去,那他自己绝对没好果子吃。

    翰林学士李昉打马跟上郭荣,恭敬的劝谏道:

    “陛下,若能用那位皇族换取一些土地,对我大周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直接杀了,稍显可惜。”

    郭荣说道:

    “燕云十六州沦陷几十载,若从河北独立开始算,甚至超过了百年……如今正是燕赵之地归心之时,所有百姓都在盯着,不能因小失大。”

    说到这里,这位帝王握紧拳头,脸上带着浓浓的自信:

    “退一万步来讲,我大周兵强马壮,看上的土地尽管去取便可,何须他人割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