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惜,彼时的慕容超仿佛被“音乐之神”附体,耳朵里只听得见丝竹管弦之声,完全屏蔽了韩范他们的“风险预警”。他小手一挥:“朕意已决!尔等休要多言!” 宿豫城惨遭洗劫,一批技艺精湛的乐工被“高薪”(刀架脖子上)挖到了南燕。
韩范和封孚相视苦笑,只能叹息:“完了,芭比Q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次打劫成了点燃火药桶的引信。东晋的实际掌舵人刘裕,正愁没有北伐刷声望、立威的机会呢!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好你个慕容超!敢抢我的人?胆儿肥了!今天抢乐工,明天是不是要抢我地盘?正好!老子就用铁骑教教你,什么叫真正的‘节奏感’!” 北伐的战鼓,震天动地地擂响了!当刘裕那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晋军铁骑浩浩荡荡踏过淮河时,广固城里的慕容超才如梦初醒,悔青了肠子——原来韩范那些逆耳的忠言,真的比任何宫廷雅乐都珍贵万倍!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五、大厦将倾独木支,英雄末路两难全——广固悲歌 (409-410年)
刘裕大军兵临城下,把南燕的都城广固围得跟铁桶一般。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创业公司”,眼看就要被“行业巨头”强行收购(灭国)。慕容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一线希望,只能寄托在“前同事外交”上——再去求后秦姚兴拉兄弟一把!谁能担此九死一生的突围求援重任?还是得靠经验丰富、人脉广的韩·首席救火队员·范!
韩范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君命难违,社畜的宿命啊!他带着最后的希望,冒死突破重围,星夜兼程,再次奔赴长安。然而,后秦的境况也今非昔比。姚兴见到这位“前同事兼老朋友”,一脸苦大仇深:“老韩啊,不是朕不帮你!家里后院也起火了!赫连勃勃那小子(胡夏开国皇帝)在北方闹腾得正欢,跟疯狗似的咬住朕不放,主力部队都调去跟他死磕了!朕现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实在抽不出人手去救你们慕容老板了!爱莫能助,爱莫能助!”
希望彻底破灭。韩范走出后秦宫殿,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发出一声沉重到足以压垮历史的叹息:“天灭燕矣!” 这短短四个字,道尽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外交官,面对时代巨轮碾压时的绝望与无奈。
求援失败,韩范只能硬着头皮往回赶。屋漏偏逢连夜雨,返程途中,他被晋军的巡逻队逮了个正着。五花大绑送到刘裕面前,韩范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刘裕这位“并购方大佬”倒是对韩范的才能和名声早有耳闻。刘裕大手一挥,不仅没杀他,反而开出了优厚的“offer”:“韩先生大才!南燕覆灭在即,何必为慕容家殉葬?来我大晋,散骑常侍(皇帝的高级顾问)之位虚席以待!待遇从优,五险一金…呃,不对,是高官厚禄,前程似锦!”
是选择“忠诚”到底,为即将倒闭的“前公司”殉葬?还是抓住“新东家”抛来的橄榄枝?韩范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望着北方后秦的方向,又看了看眼前杀气腾腾的晋军,最终做出了一个饱含无奈与清醒的抉择,说了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燕亡则秦继之,岂可再辱?”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南燕这家公司眼看就要破产清算了,后秦那家公司(姚兴)自身难保,眼瞅着也是下一个倒闭的货!我难道还要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即将爆炸的火坑吗?再跳槽过去受二茬罪?没必要了!” 于是,韩范接受了刘裕的任命,成为了东晋的散骑常侍。这选择,无关纯粹的背叛,更像是一个乱世智者在大厦将倾时,为保存有用之身和心中某种坚持(比如守护百姓)的权宜之计。
六、刀下救民留青史,难逃谗言悲落幕——最后的担当与宿命 (410年)
公元410年二月,广固城在晋军猛攻下终于告破。杀红了眼的刘裕,想到围城付出的惨重代价,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悍然下令:“坑之!给我把全城军民都埋了!” 他要进行一场血腥的屠城!
就在这千钧一发、人间即将变炼狱的时刻!刚刚“跳槽”不久的韩范,不知从哪里爆发出惊人的勇气,他冲进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屠场,推开挡路的士兵,冲到刘裕面前,厉声疾呼,声震四野:“民为国本!今新得之地,未施恩惠,先屠其民!试问天下之人,谁复敢归心于晋?!此乃自绝于天下也!”(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啊!您现在刚打下这块地,恩惠一点没给,先就要把老百姓全杀了?您让天下人怎么看?以后谁还敢归顺您?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吗?!)
这振聋发聩的呼喊,带着一股凛然正气,竟然让杀意正浓的刘裕都为之一震!或许是被韩范的勇气和道理说服,或许是考虑到长远统治的需要,刘裕最终收回了屠城的成命。韩范以命相谏,凭一己之力,阻止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广固城成千上万的百姓因此得以活命。这份功绩,这份担当,让韩范的名字在青州大地上被百姓传颂了百年。
归顺东晋后,韩范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