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中山“总部”是守不住了,慕容隆审时度势,脑子转得飞快,转而支持范阳王慕容德等人提出的“战略性搬迁”方案——迁都龙城(回辽东老家)。但他绝不是要“躺平”!在讨论“搬家计划”时,他特别强调:“咱搬去龙城,不是去度假养老的!那是要‘深挖洞,广积粮’,准备‘二次创业’!关键是什么?是省吃俭用(节用),是爱护‘员工’(爱民),是种好地(务农),是练好兵(训兵)!等咱‘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了,再瞅准机会,‘杀回中原,夺回市场’!”(北迁龙城,非为苟安,乃为卷土重来之基!至关紧要者,在于节用爱民,务农训兵。待甲兵既足,粮秣充盈,方可伺机而动,恢复旧疆!)这清晰的“三步走复兴战略”,展现了他深远的战略眼光——保存“核心资产”和“有生力量”,以辽东为“创业基地”,徐图东山再起。这无疑是当时后燕最理性、最具可操作性的“破产重组方案”。
四、职场暗箭:喋血槐花香
慕容隆的悲剧,不仅在于“竞争对手”(北魏)太强大,更在于后燕“家族企业”内部那令人窒息的内卷和“办公室政治”。他性格刚直,眼里揉不得沙子,看到不爽的人和事,管你皇亲国戚,照怼不误。“太子”慕容宝死后,慕容垂幼子慕容熙年纪太小,“储位”空悬。慕容垂临终前,曾私下属意由慕容隆的弟弟、时任“幽州分公司经理”的慕容会接班(《资治通鉴》卷108载:“垂…谓太子宝曰:‘…以会为嗣。’”)。然而,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等“少壮派宗室”势力不小,最终慕容垂的“遗嘱”被“技术性调整”(篡改),年幼的慕容熙被扶上了“CEo”的位子。
慕容会这哥们儿,自恃曾被爷爷“内定”过,心态彻底崩了,变得骄横跋扈,野心勃勃,看谁都不顺眼,天天琢磨着“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慕容隆深知这位侄儿的“中二病”晚期和危险系数,多次在公开或私下场合,直言不讳地批评慕容会的“狂妄症”和“不安分因子”,认为他就是个“定时炸弹”,提醒“小皇帝”和“董事会”(掌权的太妃丁氏等)要重点“监控”此人(《晋书·慕容宝载记》等有载)。这些耿直的“举报”和“差评”,如同根根利刺,深深扎进了慕容会脆弱又膨胀的玻璃心里,也为慕容隆自己埋下了致命的“职场地雷”。
公元397年5月,后燕“董事会”在中山“总部”沦陷前仓皇“北撤”。行至广都黄榆谷(今辽宁建昌附近),慕容会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杀意”了。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死士”兼“首席刺客”仇尼归,趁着槐花飘香、月黑风高的“好时机”,摸进了慕容隆的“临时办公室”(营帐)。一代“战神”,没有在保家卫国的“商战”前线马革裹尸,却倒在了自家侄儿卑劣的“职场暗杀”之下。他临终前那句对“公司”命运的忧虑,成了最悲凉的“绝唱”。
慕容隆之死,绝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它是后燕这家“公司”彻底“崩盘”前最刺耳的“丧钟”。他死后不久,慕容会果然发动了“叛乱”(《晋书》明确记载),虽然最终被慕容盛等“平定”,但这场惨烈的“内部火并”,彻底耗光了后燕最后一点“流动资金”和“员工士气”。慕容盛“上位”后没多久,后燕就在内忧外患的连环暴击下,宣告“破产清算”。慕容隆那套“迁都龙城、猥琐发育、伺机翻盘”的“复兴商业计划书”,也随着他的遇害和接踵而至的乱局,彻底被扔进了历史的“碎纸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历史的弹幕:勇略mVP的憋屈结局
回看慕容隆的一生,简直就是十六国乱世“英雄模版”的顶配版,却又充满了让人拍大腿骂娘的憋屈感。
论“业务能力”(军事才能),他绝对是后燕晚期最闪亮的“将星mVP”。从河内“创业”时团灭苻飞龙“监工队”,到邺城“救爹”的勇冠三军;从襄国、赵郡“平叛”的雷厉风行,到瓮口智取张愿、新栅收拾齐涉的谋略过人;尤其是参合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