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究竟有多少兵俑?”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号坑,也是三个俑坑中最大的一个。”
“目前,经过修复后重新站立起来的陶俑,有一千零八十七个。”
一千多个!
这个数字让众人心头又是一跳。
然而,陈晨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但这,还远不是它的全部。”
“根据考古勘探,这座一号坑内,原本埋藏的兵马俑,总数超过六千。”
“六……六千?”
李治舌头都有些打结,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六千……”李泰喃喃自语,感觉脑子嗡的一声,有些不够用了。
一个陪葬坑,仅仅一个陪葬坑,就埋了六千名甲胄齐备的士卒?
这是什么概念?
在大唐,一个精锐的折冲府,满编兵员也不过千人上下。
这一个坑,就相当于六个折冲府的兵力!
“这,还仅仅是……第一个坑?”李世民一字一顿地问。
“对。”陈晨点头。
“不过其余两个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
“除了一号坑这个步兵主力军阵,旁边还有由战车、骑兵和弓弩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二号坑,以及作为全军指挥部的三号坑。”
“为何要造如此多的兵俑?”李治终于问出了心中最大的困惑。
“因为在始皇帝的认知里,死亡并非终点。”陈晨解释道。
“他将整个大秦帝国带入了地下。”
“这支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镇压他所覆灭的六国冤魂,抵御来自阴曹地府的任何威胁。”
“并且,随时准备着,为他征服那个未知的世界。”
征服……另一个世界?
地府?
“而且你们仔细看。”陈晨示意他们观察。
“每一个兵俑的相貌、发型、神态,甚至胡须的样式,都不尽相同。”
李泰眯起眼睛,凑近了仔细观察,随即发出一声惊叹:“当真如此!竟无一张相同的面孔!”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陪葬品了,这是将一支活生生的军队,用泥土复刻了下来!
随后,众人又跟着陈晨参观了二号坑。
二号坑的军阵更为复杂,战车、骑兵、弓弩手混编,阵型充满了一种一触即发的攻击性,杀气腾腾,直指东方。
“这是一个准备主动出击的军阵。”李世民当即做出了判断。
小城阳却撅了噘嘴:“没有第一个好看,好多都碎了。”
“别急。”陈晨笑了笑。
“二号坑虽然观赏性差一些,但它的精华,都放在了旁边的展厅里。”
“走,带你们去看几位大秦的“兵王”。”
进入展厅,灯光聚焦下的几尊独立兵俑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尊是跪射俑。”
陈晨指着一尊呈单膝跪地、引弓待发姿态的兵俑。
“因为他高度最低,在俑坑顶部坍塌时,被上面的兵俑压住,反而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是所有兵俑中最为完整的一尊。”
众人凑上前,连他鞋底为了防滑而雕刻的细密针脚都看得一清二楚,仿佛下一刻就能站起来。
李世民的目光则落在了旁边的一尊骑兵俑上。
他能够看出,为了便于在马背上作战,骑兵的甲衣明显更短,去掉了肩部的披膊,裤子也改为了便于骑跨的样式。
“史书记载,秦律甚严。”李泰忽然开口。
“不知对军马可有规定?”
“当然有。”陈晨指着骑兵俑身旁的陶马。
“秦国战马,非阉割过的公马不得入伍。”
“你看这马尾,梳理成辫子状,也是为了防止在冲锋时妨碍作战。”
“嗯,此法甚好,我大唐也是如此。”
李泰下意识地点头,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意味。
众人啧啧称奇,没想到连这种细节都有体现。
“再看这边。”陈晨引着他们走向最后的两尊陶俑。
“这两位,就是这支地下军团的指挥官了。”
一尊是中级军吏俑,头戴鹊尾状的长冠。
另一尊则是高级军吏俑,也就是将军俑。
“看他们的区别。”陈晨提示道。
李泰一眼就看了出来:“头冠不同!甲衣也更繁复!”
“没错。”陈晨解释。
“具说将军俑头戴的,是“鹖冠”。”
“鹖是一种猛禽,性情好斗,死不旋踵,以此为冠,象征着主人的勇猛。”
“再看他的甲衣,共有八处用丝带扎结的花饰,鞋头也高高翘起,这些都是身份的象征。”
李泰和李治看得目不转睛,这便是两千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