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姐儿吓一跳,心虚极了,转头对赵宣宣笑,调皮地吐一下舌头,一蹦一跳地跑过来,挽住赵宣宣的胳膊,问:“姨姨,你怎么有空来这里?”
赵宣宣微笑道:“来看看小任师傅的雕琢手艺,你呢?是不是嫌书院太无聊?”
任武连忙站起来行礼、问候。
赵宣宣对他点头微笑,说:“你忙你的,不用客气,反正都不是外人。”
旁边的双姐儿摇头否认,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生怕赵宣宣说出下一句话:如果无聊,我就送你回京城去……
她可不想回去做笼中鸟。
为了阻止赵宣宣说那样的话,双姐儿连忙辩解:“今天书院太闲了,巧宝姐姐恰好想吃小点心,我出来给她买点心,顺便来这里看看,等会儿就回书院去。”
赵宣宣眼眸清澈,如同照妖镜一样,注视双姐儿,心想:这其中必定有鬼!如果没有鬼,何必撒谎骗我?
刚才她和唐母去书院看巧宝时,恰好带了一篮子小点心,而且是巧宝爱吃的口味。
但巧宝一点也没贪吃,反而都分给另外几个夫子和所有女弟子们吃。
赵宣宣看看双姐儿,又看看任武,在心里轻轻叹气,预感有一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麻烦在等着自己。
如果双姐儿和任武真的两情相悦,可不就像风夹着雨,雨夹着风吗?到时候,谁能把他们拆散呢?自己岂不是辜负灿灿的托付和信任?
越想越远,赵宣宣有点头痛,捏一捏双姐儿的手,微笑道:“在外面买什么点心?万一别人把昨天没卖完的东西隔一夜,今天再卖给你们,闹肚子就惨了。”
“跟我回家去吃小点心,配果子吃更好。”
双姐儿依依不舍,一边被赵宣宣拉着走,一边回头对任武眨眼睛,古灵精怪的。
赵宣宣表面上笑嘻嘻,心里发愁,暗忖:怎么办?棒打鸳鸯这事,我不擅长,等会儿问问风年。
双姐儿之前是骑马来的,此时护卫们牵马出门,紧随其后。
— —
傍晚,夕阳的余晖如金粉一般,撒在屋顶的瓦片上,发黄的树叶上,飞舞的秋千上,还有小姑娘那亮丽的丝绸裙摆上……
巧宝从书院回来了,正和双姐儿一起荡秋千,说悄悄话。
双姐儿小声问:“你娘亲会不会怀疑我?”
巧宝抓着秋千绳,随秋千一起飞,不假思索地说:“我娘亲可聪明了。”
双姐儿顿时变得像个小老太婆,愁眉苦脸,说:“虽然我们也不是笨蛋,但在我娘亲和你娘亲眼里,我们就是小孩。”
“小孩总是被大人管着,受大人的挟制,就像笼子里的鸟一样。”
“我想干自己想干的事,大人就说我不听话。”
“你娘亲会不会写信去京城告状?”
巧宝转头凝视双姐儿,有一点被冒犯的懊恼,腮帮子气呼呼,眼睫毛如黑色的丰满鸦羽,说:“我娘亲是最好的娘亲,她才不会随便告状呢!”
“不许你怀疑我娘亲。”
如果双姐儿再敢怀疑赵宣宣,恐怕友谊的小船就要翻了。
双姐儿不是傻子,看出苗头,连忙补救,说:“刚才是我多心了,巧宝姐姐,咱们拉勾勾,互相保守秘密。”
巧宝伸出左手,用尾指拉勾勾,大大咧咧地安慰:“就算我娘亲和你娘亲知道你的秘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换作是我,我就主动告诉娘亲。”
双姐儿果断摇头,不赞同,说:“我家和你家不一样,我娘亲反对女子嫁给穷小子。”
说到这话,巧宝反而加深笑容,让秋千飞得更高,就像她的心情一样欢畅、飞扬,小声说:“我娘亲嫁给我爹爹的时候,我爹爹就是穷小子。”
“我娘亲给我讲过她和爹爹成亲的故事,你想不想听?”
双姐儿眼睛一亮,仿佛找到取真经的捷径,连忙激动地说:“想!快告诉我!”
巧宝望着天上的绚烂晚霞和另一边的蓝天白云,眨一眨眼,表情沉淀一下,然后声音轻轻的,娓娓道来。
伴随她的说话声,在风中飞扬的裙摆如同诗中的碧落。
关于爹娘的故事,巧宝比背书更滚瓜烂熟,眼神既欢喜,又骄傲,一说就说许久,停不下来……
等到赵宣宣叫她们吃晚饭时,巧宝才讲到那年大风卷走她爹爹屋顶上茅草的事,还不到一小半呢!
双姐儿听得入迷,说:“先吃饭,等晚上再说。”
她们踮着脚尖落地,离开秋千,手牵手,跑回堂屋去。
吃晚饭时,一切都像平常一样温馨,赵宣宣尽管看破了秘密,但不想捅破那层窗户纸。
等到夜里,巧宝和双姐儿沐浴之后,又在床上说悄悄话,舍不得睡觉。
听巧宝说完赵宣宣和唐风年成亲的故事之后,双姐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