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娘听着大堂的说书人将朝堂之事,绘声绘色地讲述于众,缓缓走至窗前,俯视着下方。
大堂内的舆论便分为两级,有嘲讽亦有赞赏。连雅间内的三小只也受影响,将话题引到这上头。
刘珍英的小灵通人设依旧屹立不倒,便小声扒拉道:“郡主妹妹您不知晓,这两日,户部尚书拎着整个户部一直奏请陛下,说国库空虚,莫再低价卖粮,以免造成周遭郡城的百姓不忿,而冲上燕京。结果陛下两句话便将文武百官的话给堵了。”
小以宁听到老baby的瓜,又一次眼睛骤亮,巴巴地望着小孩姐,等她解说。
“陛下先问户部尚书他何时卖粮,后问户部尚书何人要造反?”刘珍英继续说道。
“当时除了我爹,无人敢说话。”
“刘姐姐,那你爹说了啥?”小以宁下意识地问道。
刘珍英理所当然地回道:“当然是夸陛下英明神武啊!陛下一高兴,还赏了我爹一些南方运来的鳔胶,给我和我娘补身子。”
小以宁:( ̄. ̄),这老马屁精!
小娃顿时没兴趣听下去,将注意力转到下方,听说书人讲这两日,朝堂百官对老baby如何发难,老baby又如何霸气压制他们。
怪不得小孩姐喜欢来悦来茶馆,她也要常常来此,这里简直是古代版新闻联播。
而小孩姐的嘴巴开了闸,要停歇并不容易。
她见小娃“神游太虚”,便拉起陈娇仪嘀咕。
“娇娇你不知,陛下揪住户部尚书说国库空虚,命当时上朝的所有官员为国分忧,捐粮捐银,五品以下者,最低捐五十两或粮食,五品以上者,就要最低这个数,不得敷衍,三日为限,明日便是最后期限。待到冬至宴,陛下再论功行赏。”
听到此言,小以宁的注意力又转了回来,老baby此举竟与女主的原书轨迹重合,使她心中咯噔一下。
女主的原话——老baby压榨臣子家财,逼他们贪赃枉法。
然而,小孩后头便满脸唏嘘地爆出同窗家的一个小瓜:“其他人我不知晓,可施大人惨了,他前些日子刚拿了一年的俸禄赎施夫人,施大姑娘又说了人家,需备嫁妆,手头比往年紧。我听我娘说,施夫人之前便回了娘家借银子,这下又得去借银子。”
话音刚落,她又猛得想起那俸禄是给了小娃的外祖父,忙对其弯眼一笑。
接着,她话锋一转,抿嘴道:“如今施姐姐的日子也不好过,她两个姐姐竟怨她不如我,能与郡主妹妹交好,不然可以省下这笔赎银。”
小以宁:→_→
“刘姐姐,你是想让我帮施姐姐吗?”小娃直接开口,戳了戳小孩姐潜意识里的小心思。
恰在此刻,婉娘突然转过身对着三小只莞尔一笑。
刘珍英:(?д?; )
小孩姐赶忙往小娃手里又塞了一颗茶果,打着哈哈:“郡主妹妹,我是觉得这大人银钱不趁手,怎能怪到孩子身上。”
“要我说,明明是施大人不如我爹讨喜,他日日跟在陛下身侧,哄哄陛下,陛下定会给些赏赐,帮他家过个好年。还有施夫人,也是个不懂得抓银子的。”
“刘小姐说得甚是有理,大人不该将自己的过失强加在孩子身上。”
婉娘赞许地瞧了小孩姐一眼,就将目光移向雅间外,此刻郑大媳妇已去而复返,站在门外复命。
她款步向外走去,并对女儿嘱咐道:“晴姐儿,你先与刘小姐、陈小姐作伴,娘稍后便回。”
小以宁闻此,刚欲回复,便被身旁之人抢了一步。
刘珍英赶紧拉起她的小胖手,满口保证道:“林夫人请放心,我与娇仪一定会好好照顾郡主妹妹。”
陈娇仪也连连点头附和。
两个小孩姐目送婉娘离去,便将视线聚集到小娃身上。
刘珍英率先迫不及待地低声发问:“郡主妹妹,你爹真的不参加认亲宴啊?连姑姑说,连太傅与连伯伯桃李满天下,你爹若想被陛下看重,连府的扶持不能少,而且连伯伯这些日子都在教导卢公子,听说是要让他在三年后入仕,助你爹一臂之力。”
“没错,郡主妹妹,这卢公子可不是善类,连府如今就他一个小辈,林爹爹若不去认亲宴,连府的偌大基业说不定都会落入他手。”陈娇仪紧接着补充道。
这些话,两个小孩姐早就想说了,只是两人都懂得察言观色,见婉娘听到连家的事笑意渐淡,便连忙打住了话头,转而吐槽起卢庭风。
小以宁诧异地瞧了一眼看似恢复以往的陈娇仪,便不瞒两人道:“刘姐姐,陈姐姐,我爹说啦,他不会承认连府这门亲。当初我祖母在世时,连府的人待她并不好,如今我祖母已逝,他们却替我祖母认儿子,我爹